東北網9月5日訊 今年,市建委在老城區路網基本框架初步完善、城市外延性道路初步形成輻射格局的基礎上,圍繞完善城市環路快速交通體系、促進東部區域路網關鍵節點疏解暢達、加快西部新興經濟區交通聯系的新戰略整體發展要求,組織實施了三環路聯通、主城區節點打通和西部區域路網『微循環』疏通等『三通』工程,將使城區路網結構進一步完善,真正發揮聯網效應,提高城市整體交通能力和服務功能。
連通環路三環路江南段工程將完成
今年我市重點實施了三環路南部聯通線和東部聯通線工程,兩項工程完工後將全面完成三環路江南段工程建設。其中,南部聯通線工程起點為哈雙南路,終點哈阿立交橋,全長13.6公裡,主要包括學府路立交橋、王崗高架橋、哈雙南路地道橋等『六路五橋』建設,學府路立交橋和王崗高架橋預計9月末實現主體合龍。東部聯通線工程(化工路)起點為先鋒路,終點為哈東路,全長2.6公裡。目前已完成預應力梁吊裝,開始橋面鋪裝及附屬設施建設。
打通節點提高區域間道路互通能力
為有效緩解跨區交通堵塞,提高區域間道路互通疏解能力,我市重點實施了保健路、八區地道橋、哈雙南路等打通工程。其中,保健路打通工程西起哈平路,東至通鄉街,位於二環路和三環路之間,由下穿植物園隧道工程、地面道路工程組成,全長3.827公裡。目前,隧道工程已經貫通,正在進行道路基層施工和引道裝飾工程,計劃年內竣工。八區地道橋工程起點為南崗區月牙街與頤園街交叉口,下穿霽虹廣場、一曼街、濱江鐵路線、南極街至南極三道街,全長1.1公裡,已於今年6月竣工通車。
疏通『微循環』居住區配套建設14條道路
今年我市結合棚戶區改造、市直解困小區等新興居住區建設,配套實施了周邊路網改造,進一步完善新興居住區功能設施。重點實施了長壽路、延興路、融江路和滇池路等14條道路建設工程,道路全長13.2公裡。為增強哈西、群力區域間路網交通組織聯系,加大主城區與新興經濟區功能鏈接,啟動實施了清華街、東華街、東明大街、秦嶺路等14條道路建設工程,全長12.7公裡。
路橋建設綜合牽動作用凸顯
據市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實施的三環路南部聯通線和東部聯通線(化工路)工程完工後,將與新建化工路、電碳路連接,在我市南部地區形成一條長距離、大跨度的交通主乾道,快速分流區域過境車輛,緩解主城區交通壓力,推動南部區域經濟發展。同時促進東部化工區物流、信息流的有機融合,為化工產業集中區、物流園區等提供了發展載體,帶動東部地區土地和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保健路工程打通後,將形成二環路之外的又一環路體系,緩解二環路交通壓力。
據悉,『三通』工程完成後,我市環路體系基本形成,擁堵節點基本打通,新區區域道路網絡格局基本完善,城市大交通格局可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