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完善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規定 英雄子女高考加分
2012-09-06 08:37:46 來源:生活報  作者:徐日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9月6日訊 今年以來,我省湧現出了謝尚威、張麗莉、高鐵成、常偉豪等諸多英雄人物。今日,記者從省政府法制辦獲悉,為了提高見義勇為英雄的待遇,我省已經啟動修訂完善《黑龍江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護規定》工作,目前修正案起草完畢,正向各部門、相關人員等征求意見,進一步修改後將向社會發布征求意見稿全文。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修正案草案初步規定,醫療機構對見義勇為者應采取先救治、後收費的原則、因見義勇為而致孤人員納入五保供養、無房者解決住房、喪失勞動能力者家屬優先就業及子女高考加分,提高了見義勇為者的待遇。

  醫療單位先救治後收費 否則追責

  對於見義勇為人員的救治方面,修正案草案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正在實施見義勇為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援助和保護;對見義勇為負傷人員,應當及時送至醫療機構。而醫療機構應當建立綠色通道,按照先救治、後收費原則及時救治,將原有的醫務人員應當“積極”救治改為“立即”組織搶救和治療,並在原來規定的基礎上增加了“鼓勵醫療機構適當減免見義勇為負傷人員在救治期間的醫療費用”內容。

  此外,對於相關法律責任也做了修改,增加了“醫療機構如未建立綠色通道並按照先救治、後收費原則救治負傷的見義勇為人員,或者醫務人員推諉、拒絕或者拖延救治負傷的見義勇為人員的,由衛生行政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內容。

  致孤人員可申請福利機構供養

  我省原規定,“見義勇為犧牲人員經行為發生地縣級綜治辦提出,由縣級以上民政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審核、上報,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後,授予烈士稱號,並享受相關待遇”。

  而修訂後更為具體,改為“對因見義勇為犧牲造成的致孤人員,經本人申請,屬於城鎮居民的,民政部門應當優先安排到福利機構供養;屬於農村村民的,納入農村五保供養范圍。對因見義勇為犧牲造成的致孤兒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按照有利於孤兒身心健康成長的原則予以妥善安置,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保障”。

  無工作的 政府優先安排公益性崗位

  就業保障上,草案規定,因見義勇為犧牲或喪失勞動能力者,其家庭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縣級政府應發放定期生活補助金或其他方式補助。對符合城鄉低保條件的見義勇為者及家庭,民政部門應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並對見義勇為者給予低保金加發照顧。見義勇為獎金、撫恤金和補助金等不計入家庭收入。

  因見義勇為部分或大部分喪失勞動能力者,有單位,無法從事原崗位工作,且原單位無法安排的,由見義勇為人員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負責安排;無工作單位的,戶籍所在地或行為發生地縣級政府應為本人或其家屬推薦力所能及的工作,優先安排政府出資的公益性崗位。因見義勇為犧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戶籍所在地或行為發生地縣級政府應對其有勞動能力而未就業的父母、配偶或子女優先安排公益性崗位。

  住房困難的政府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

  修正案草案修改了原有“見義勇為犧牲人員的配偶以及見義勇為犧牲人員生前撫(扶)養的家屬或者因見義勇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購買經濟適用住房或者承租廉租住房並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的,享有一次優先購買或者承租的待遇”的規定,改為“見義勇為犧牲人員的配偶以及見義勇為犧牲人員生前撫(扶)養的家屬或者因見義勇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員,沒有住房的,戶籍所在地和行為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以適當方式為其解決住房”。

  並增加了“對住房困難的中低收入見義勇為人員家庭,符合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保障條件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其優先納入住房保障體系,優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或者發放住房租賃補貼;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應當給予優先安排。對因見義勇為致殘造成行動不便的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行為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以適當方式為其調配住房;承租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和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的,對樓層享有優先選擇權”這一項。

  英雄子女高考加分

  草案規定,省屬高校招生時,對獲得市(地區)以上見義勇為榮譽稱號的見義勇為者和因見義勇為犧牲者的子女,其高考成績加10分;對因見義勇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的子女,在省規定各批次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下降5分投檔。

  見義勇為人員子女參加中考的,應當給予優待,具體辦法由市(地區)政府制定。見義勇為人員子女入公辦幼兒園,同等條件下優先接收;接受義務教育的,就近入學安排在公辦學校就讀。草案中增補,見義勇為犧牲人員及因見義勇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人員的子女在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就讀期間,免收一切費用;在公辦高中(含中專)及普通高等學校就讀,免收學費。對見義勇為人員和因見義勇為犧牲、致殘以及家庭經濟困難的見義勇為人員子女,教育部門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優先落實教育資助政策。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