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報9月6日訊 近日,哈市道外區西開原二道街16號院居民向生活報反映,在政府庭院改造工程完畢後,16號居民院竟然被人封閉,要改成收費停車場。“居民庭院是大家的,是公共空間,為什麼就有人敢圈起來建收費停車場謀私利呢?!”對於此事,居民孫女士的憤怒已是溢於言表。5日,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走訪調查。
改造後的庭院停車要收費
5日10時許,記者在西開原二道街16號院的一塊宣傳板上,看到了一張“通牒”,上面寫著:“各位院內停車的車主,請在本月十號之前辦理,過期不受理。電話:152####7788。”有居民告訴記者,以前這個庭院非常破舊,院內滿是垃圾,路面也是坑坑包包,晴天刮灰雨天泡泥。“得知庭院改造,居民們都拍手叫好,可誰想到庭院改造好後,卻被一道鐵門封閉了,只准進人不准進車。”
記者看到,這個數百平方米的庭院,全被柏油路面覆蓋,裡面沒有停放一輛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居民說:“我的車在外面街上停了好幾天了,還被貼了罰單,這裡並不是封閉小區,為啥不讓我們的車進院?昨天我撥打了通知上的電話,機主明確告訴我,這裡要建停車場,是社區允許讓收的費,小區居民停車包月300元,一年3600元。”
記者在院子裡走訪期間,一直有一個年輕人圍著記者轉,看到記者拍照,便很快撕去了通知。當記者撥打通知上面留的電話號碼時,發現電話已經關機。
開原社區:未通知居民交停車費
就16號院是否要開收費停車場的問題,南馬街道辦開原社區主任馬震江說:“這個棄管居民院的居民連每月4元錢的衛生費都不交,我們僱的看院和收拾衛生的人合不上費用,希望改停車場收費。但這個通知沒有社區公章,不是我們貼的,我們沒通知居民交停車費。昨天有居民跟我反映了這個情況,我剛纔去16號院已經要求他們停止收費。16號院的鐵門確實是社區組織人安裝的。小區封閉上大門是得到90%居民歡迎的。”這個院有76戶居民,大家真的不交衛生費嗎?居民李女士說:“社區每個季度都要收二三十元的衛生費,我們都交啊!三個月交這點兒衛生費,大家至於耍賴嗎?”
對於16號院鐵門緊鎖的事,馬震江解釋說,小區瀝青路面比較薄,得經過一個養生期,現在要是放車進去,很快就會被碾軋壞的。對此,居民說:“路面薄,是質量有問題嗎?難道交了停車費,路面就不薄了嗎?如果我們有急事送老人去醫院,要開院門,都不知道找誰,能說是90%居民歡迎的好事嗎?”
道外區建設局:改停車場須居民同意
對於此事,道外區建設局庭院改造負責人孫磊說:“這個庭院已經改完七至十天了,一般情況下,鋪好的柏油路面三四天就可以正常使用了。說路面還不能進車,顯然是推脫責任的說法。”
“西開原二道街16號院有人貼通知變停車場的事我不知情。這個通知沒有落款,不能代表建設單位和管理單位,完全無效!而且居民庭院改作他用,也要經過全體居民同意。如果棄管小區的居民發現自己的庭院被改作他用,可以向街道辦物業站反映,如果街道辦處理不了,跟我們反映,我們一定會管。”
據悉,在居民的一致反對下,西開原二道街16號院改收費停車場,已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