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0日訊(趙子彤 記者 王蕊) 金風送爽,秋蘭飄香。在這碩果累累的季節裡,迎來了全國第28個教師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學子們紛紛向老師表達著自己的情意,不同於以往的紙鶴、鮮花、賀卡、親手制作的小物件等教師節傳統的“禮物”,90後、00後的學子們更期待用獨特的“招數”向老師們致敬。
學校提倡:學生用實際行動讓老師感受“愛”
在教師節即將到來的為期一周時間內,黑龍江大學首次向全體同學發出了以“感恩師情,克身律己”為主題的黑龍江大學學生課堂自律強化周活動的倡議,倡議號召全校同學從自身做起,做到按時出勤,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自主遵守課堂秩序。並希望同學們不僅要在活動周內做好一名學生,更要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堅持克己自律,將課堂自律常態化,營造優質的課堂文化氛圍。
活動負責人告訴記者,黑龍江大學學生課堂自律活動將以本次教師節為契機,一直在校園中延續下去。
此外,在9月10日前,各學院選擇代表在印有“‘感恩師情,克身律己’——黑龍江大學學生課堂自律強化周活動”的溫馨展板前將錄制一段段感謝師恩的視頻,為老師們送去一句句溫暖的祝福。記者采訪時,國防教育學院的代表正在進行視頻的錄制。他露出靦腆的笑容,真誠地在攝像機前吐露出自己對師長的滿腔感恩。
90後大學生屢出新招 網絡成最新交流方式
記者在走訪各高校時還了解到,今年,學校組織的大型教師節活動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自主組織的活動,如拍攝祝福視頻、創作祝福歌曲,或是與老師相約去爬山等各式各樣的新穎內容。
不久前電視劇《北京青年》中,四個離開家鄉去外省闖蕩的年輕人,途中,只在微博中展示著重走的“青春路”,這也成為他們的父母獲取最新情況的唯一來源。電視劇的熱播讓“微博”再次熱了一把。時下裡,網絡已成為人們賴以溝通和交流的一種工具之一,除了微博,博客、微信、論壇、互動網站等也成為年輕人更熱衷的交流方式。記者了解到,許多學生在各自的微博上紛紛“艾特”自己的老師,在教師節期間用新穎的方式向老師問好送祝福。
李薇是一個上大二的學生,平時在課堂上,她很少主動跟老師作交流,而老師對她的照顧和幫助卻讓她記憶深刻,而內向的她一直沒有機會向老師表達。雖然不善言辭,李薇卻和其他同學一樣精通網絡,也許通過網絡表達是個好辦法。想到這,李薇便在微博上將自己對課堂中的所感所悟“說”給老師,看到她的“真情流露”,李薇的老師也感動不已,兩人在網絡上進行了真誠且別致的互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他同學也馬上行動起來,“艾特”他們的老師,說起他們對老師的心裡話……
有別於各自表達對老師的情感,許多學生更希望在課堂上為老師營造難忘的氛圍。“老師,您好!”、“老師再見”……這兩聲簡單的問候一直陪伴著學生度過小學、初中和高中時光,而走入大學後,卻少了這種形式的問候。
來自黑龍江大學文學院的學生們認為,以前在課堂上都是敷衍地跟著班長喊出這段話,而如今長大了纔更體會老師的苦心,和這問候的含義。他們想要重拾中學時期的美好傳統,讓朴素的禮節繼續留在大學講堂內。於是,他們每每都會在上下課時喊一句,讓一聲聲簡單的問候,對這群可愛的園丁獻上最真摯的節日祝福。
中小學生首選鮮花和盆栽
當許多大學生各出新招時,記者發現,隨著教師節的臨近,中學生和小學生少了些心意,送鮮花和盆栽仍然是她們表達心意的首選。記者從哈爾濱市果戈裡大街附近的幾家花店了解到,許多學生和家長們已經提前預訂了教師節鮮花,平均每天可以達到35單左右,隨著教師節的臨近,預定鮮花的訂單仍在增加。
記者在花店看到,康乃馨和百合都放到了最顯眼的位置上,“教師節要數康乃馨、百合最吃香。購買鮮花送老師的多數是小學生和中學生。近兩年,盆栽也成為大家的視野,許多家長會幫孩子選擇盆栽。“盆栽好養,還能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比鮮花的保存期長很多,希望能給老師留下好的回憶。”一位正在幫兒子挑選盆栽的呂女士告訴記者。
另外,抱枕、潤喉糖、護手霜等貼心的小禮物也成了許多學生們首選的教師節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