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寧安市投資2700萬元打造稻作文化主題公園(圖)
2012-09-10 18:28:14 來源:東北網  作者:趙文良 記者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寧安稻作文化主題公園。

  東北網9月10日訊(趙文良 記者侯巍)金秋九月,金稻飄香。寧安市投資2700萬元高標准建設稻作文化主題公園,該工程是寧安市傳承千年歷史渤海歷史,弘揚稻作文化,打響“響水”國宴用米品牌,推動文化旅游和優質稻米產業昇級又一重要展示平臺。

  寧安市稻作文化主題公園分為稻作館設計布展、稻作田園體驗區建設、玄武湖景觀改造和配套旅游項目四個項目。其中,稻作館設計布展、稻作田園體驗區將於9月末竣工。

  據了解,2011年6月,寧安市依托千年歷史的渤海稻作文化,投資2700萬元,高起點規劃啟動了面積165公頃的渤海稻作文化主題公園建設,打造集景觀、生態、觀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展示區,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感受稻作文化、品讀歷史、體驗田園的理想港灣。

  該主題公園融入鏡泊湖、火山口國家森林公園、渤海國上京遺址的旅游金三角區,稻作館設計布展、稻作田園體驗區工程於一體,稻作文化展示館向游人展示了響水大米的“前世今生”,突出火山與水稻、水稻與文化、水稻與科技、水稻與民生主題,展示水稻的種植技藝、加工程序。稻作田園體驗區體現“稻可道,非常稻”的構思,展示玄武熔岩臺地生長水稻的獨特景觀和稻米加工情景。目前,稻作品種展示區建設已完成,種植水稻對比品種46個。玄武湖景觀展示渤海國悠久歷史和特色民俗。

  據了解,寧安市水稻種植歷史悠久,渤海國作為黑龍江省的最早稻作起源地之一,稻作文化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以“火山熔岩臺地種植、鏡泊湖天然水灌溉”的響水大米被稱為“中華第一米”。稻作文化主題公園以響水大米的歷史、稻草與大米的衍生制品為重點和亮點,展示水稻歷史、種植技藝、加工程序以及響水大米的優勢和品牌價值。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