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舉行慶祝教師節活動 向教師教育工作者致節日祝賀
2012-09-10 18:46:22 來源:東北網  作者:焦明忠 蔣國華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慶祝2012年教師節座談會舉行。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吉炳軒作講話。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東北網9月10日訊(焦明忠 黑龍江日報記者蔣國華 東北網記者印蕾)在第28個教師節到來之際,黑龍江省隆重舉行慶祝活動。10日上午,省委書記吉炳軒主持召開慶祝2012年教師節座談會,並作重要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張麗莉老師的先進事跡,真正擔負起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大力培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切實為推動龍江更好更快更大發展提供強大智力支持和人纔保障。

  省政協主席杜宇新,省領導杜家毫、楊東奇、劉東輝、程幼東出席座談會。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杜善義發言。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佳木斯市第一中學教師孟祥彬發言。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大興安嶺松嶺區第二小學教師朴偉娟發言。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哈爾濱市紅霞幼兒園園長李文慧發言。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會上,優秀教師代表哈爾濱工業大學杜善義、佳木斯市第一中學孟祥彬、大興安嶺松嶺區第二小學朴偉娟、哈爾濱市紅霞幼兒園李文慧先後發言,暢談從教體會,為加快全省教育事業發展獻計獻策。


 

  吉炳軒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向所有關心支持我省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全省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潛心育人、無私奉獻,嘔心瀝血、默默耕耘,為全省教育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湧現出一大批先進群體和先進個人典型,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充分尊重。張麗莉老師就是全體教師的優秀代表,她的可貴品質特別是她在危急時刻做出的英雄壯舉,在生死關頭展現的大愛情懷,彰顯了師德的偉大和師魂的聖潔,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塑造了人民教師和當代青年勇於擔當的光輝形象,為社會樹立了道義的標杆,為世人創造了學習的楷模,為時代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張麗莉老師的英雄壯舉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深情牽掛和全國人民的熱切關懷,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張麗莉同志先進事跡報告團已赴全國各地作巡回報告,全面興起了學習張麗莉先進事跡的熱潮。

  吉炳軒強調,張麗莉老師身上集中體現了人民教師的優秀品質和崇高境界,我們要以張麗莉老師為榜樣鑄就大愛師魂。師魂是教師對事業的無比忠誠,對學子的無私情愛,體現著人民教師的崇高精神。張麗莉老師同所有教師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默默無聞地從事著、重復著辛勤的工作。也正是這些默默的奉獻之愛,纔鑄就了在危難之時的英勇大愛。這就是真善、真愛、真美的人師之魂,是人性之真情,道義之精華。每一位人民教師都要像張麗莉老師那樣,從奉獻之愛做起,以只講付出不計回報、嚴慈相濟的神聖之愛,去鑄造大愛無私、大愛無疆的人師之魂。要始終忠誠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甘為“人梯、園丁”、樂做“春蠶、蠟燭”,用生命之火為教育事業而燃燒。要以真情、真心、真誠去教育和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成業做人的引路人。要以張麗莉老師為榜樣牢記神聖師責。教師肩負著教書育人的崇高使命,是無上光榮的神聖職業。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廣大教師肩負著培養造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只有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纔能履行為人師者的精神責任。張麗莉老師從教纔短短六年,始終堅持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既精心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又潛心去努力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並用自己的行動詮釋師者對事業的責任和擔當。我們每一位人民教師都要像張麗莉老師那樣,始終以發展先進文化和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自覺把個人的價值追求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把個人的奮斗融入到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歷史進程,著力去培養一代又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成為知識淵博的學者、人格高尚的楷模。要做到熱愛教育事業,誠摯教書育人,為人民教育奮斗終身。要以張麗莉老師為榜樣培育高尚師德。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恆主題。只有具備了高尚的師德,對待事業方能以教為志、以教為榮、以教為樂,對待學生方能以德育德、以纔育纔、以情育情。張麗莉老師之所以令人欽佩、讓人感動,就在於她具有高尚的師德,用英勇無畏的實際行動樹立了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時代精神在她身上得以發揚光大。每一位人民教師都要像張麗莉老師那樣,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正確價值取向,傳播道德風范。要帶頭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引領社會風尚和時代進步潮流,樹立高尚的精神追求,以高尚的師德風范和人格修養來教育學生、引領風氣。要以張麗莉老師為榜樣做到為人師表。教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作為一名教師,只有更加注重個人修養,更加注重言行舉止,處處給學生作出表率、作出示范,言教輔以身教,身教重於言教,纔會把美好品德植根於學生的純潔心靈,轉化成學生的堅定信念,累積成學生的精神財富,引領其成長、成纔。張麗莉老師視學生為朋友,愛學生如自己,同學生溝通心靈、視為知己,心裡記掛的是學生的冷暖,臉上歡笑的是學生的進步,她把課堂當作知識殿堂和道德海洋。每一位人民教師都要像張麗莉老師那樣,用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模范行為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以朴實謙遜的作風和正直誠實的品格來影響學生人格的形成,以嚴謹治學的態度和勇於探索的精神來影響學生意志的形成,以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來影響學生行為規范的形成,努力做一名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吉炳軒指出,教育是最大的仁義,教育能給人最大最多而又最好的利益。教師的責任和職業道德就是在於依循事理,施行道義,而且是為師的要務。為師者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其知道真善美、分清假惡丑,行禮義,事公正,身廉潔,摒棄丑惡虛偽的東西,成為與社會、與人民有益有為的磊落坦蕩之人。

  吉炳軒強調,尊師重教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全省上下要切實把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立基之本,作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關鍵舉措,作為提高國民素質、體現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更加重視、切實關心、全力支持教育工作,著力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讓教育成為全社會最受關注和尊重的事業,讓教師成為全社會最受尊敬和仰慕的職業。

  座談會後,省領導與全體優秀教師代表在太陽島賓館國際交流平臺合影。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