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1日訊 日前,日報以《大慶市破獲最大一宗假保健食品案始末》為題,報道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歷時8天,查實哈爾濱某藥企向大慶批發假貨,一次性查扣疑似假冒藥品、保健食品147箱共143個品種一事。
9月10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稽查局了解到,通過對這些藥品、保健食品的初步核實,共110種疑似假藥或假冒保健食品。
擅自添加或改變成分
在市食藥監局會議室裡,百餘種藥品、保健品擺了滿滿一桌子。
市食品藥品稽查局保健食品化妝品監管科工作人員王宇寧拿起一盒“鑫福來”牌“冬蟲夏草氨基酸蜂王漿口服液”介紹說:“像這種藥,獲得國家批准文號的僅是‘氨基酸蜂王漿口服液’,為了提高賣價,額外添加了冬蟲夏草,屬於擅自添加的成分,是不符合規定的。”
這種擅自添加或改變成分的假保健品,本次共查獲了10個品種。
寫著“樂力鈣”,其實是鈣片
“這個鈣挺出名的,不少人吃呢。難道也是假的?”記者拿起一盒生產企業為海南嘉和藥業有限公司,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20070361的“樂力鈣”問王宇寧。
“表面上看似乎沒什麼問題。”王宇寧把包裝盒翻過來,指著側面的一行小字說:“大字寫的是‘樂力鈣’,但批准文號並不是。”
記者仔細觀察,發現那行小字非常難以辨別,只能依稀分辨出是“×××鈣片”。
另外,“名秀堂”的一個保健食品,大字寫的是“ 蘆薈排毒養顏膠囊”,實際上符合批准文號的名稱“清清膠囊”,也是用淺顏色、小字體,混在下面的產品介紹裡。
擴大適宜人群,誇大療效
誇大保健食品功效、擴大適宜人群,也是假保健食品的常見宣傳手段。本次共查獲擴大適宜人群的假保健食品14 種。
例如新陽光牌珍顏膠囊,保健功能是延緩衰老、美容(祛黃褐斑),適宜人群卻標注了“ 免疫力低下、女性更年期綜合癥、內分泌失調、腰酸、易脫發”等,暗示該保健品具有疾病治療的作用,不明白其中貓膩的消費者看到這些內容,很容易將“ 適宜人群”和“ 療效”混淆,進而購買。
標著藥名,實際是護膚霜
查獲的52 種藥品中,已經按假藥論處的性藥,以及違法的“催情口香糖”赫然在列。又比如“二十六味帝皇丸”,看上去是藥名,包裝上卻標注著“保健食品”的小藍帽子。還有個藥膏叫“瘙癢靈”,乍一看像是治皮膚病的消毒藥膏,實際上卻是“衛妝准字”的護膚霜。除此以外,還有不少批准文號不存在,沒有生產廠家,企業已經注銷,包裝標簽與批文不符的假藥、假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