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1日訊 (記者 侯巍)『創業、創新、創優』活動開展以來,寶清縣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各級黨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了一系列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舉措,真正做到了讓人民群眾在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真正實現了在人民生活大改善中,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高起點謀劃民生工作
寶清縣委把改善民生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找准了黨建工作和民生工作的最佳結合點,組織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著力在提昇服務民生工作水平上創先爭優。建立了『縣委書記重點抓、基層黨委書記親自抓、黨支部書記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基層黨組織改善民生工作新格局。2011年,縣委通過開展『民生改善攻堅年』活動,著力打造一批人民群眾『滿意工程』、『民心工程』、『幸福工程』,推動各項民生工作抓好抓實。今年年初又確定了2012年為民辦理的12個方面120件民生實事具體內容,從戰略發展方向上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進行了部署。
創新載體,分類推進,高效率推進民生工作
寶清縣把創新工作載體作為改善民生工作的切入點,以『創先爭優』活動為主題,實施了以『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企業增產值、社區增活力、機關提效能』為主要內容的『四增一提』活動,充分發揮了各級黨組織在改善民生中的核心作用在全縣各級黨組織中營造可乾事創業、競相發展、改善民生的濃厚氛圍。主攻了以『經濟發展及財稅增收大會戰、信訪化解大會戰、安全領域打非治違大會戰、私搭亂建大會戰和市政基礎設施及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大會戰』為主要內容的『五大會戰』,引導各級黨組織在縣域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中改善民生。深入開展了以『下農村,解矛盾,促穩定;下企業,解難題,促發展;下社區,解民懮,促和諧』為主要內容的『三下三解三促』活動,真正把黨員領導乾部推向服務發展、改善民生的第一線。著重推出了『農民收入超萬元』工程,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全縣所有行政村實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萬元。全力推進了民生大廈、濱水新區、寶石河大橋建設和『兩河一渠』治理等『十大民生工程』,解決處理涉及民生問題300餘件次。七星泡鎮永勝村以前是一個後進村,村黨支部把經濟發展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充分發揮永勝村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突出項目招商、產業招商、園區招商,吸引了大成煤業、龍傑飼料、洪成專業等大項目落戶永勝村,逐步走出一條創業致富道路,65歲以上的老人村集體按月發放補助,考上大學孩子的學費由村集體承擔,真正實現了發展成果惠及於民。
集中資源,戮力攻堅,高質量落實民生工作
2011年寶清縣糧食總產量達到21.1億斤,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8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達到316個,組建千萬元農機專業合作社16個,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0377元。先後投入資金1.8億元,實施了第五學校、縣級公辦示范幼兒園、涼水中學、朝陽中學新建和第一高中、第二高中改擴建工程,完成了9個鄉鎮集中辦學;投入資金1.8億元,完成了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7所鄉鎮衛生院和30個村衛生所標准化建設;投入資金1.2億元,完善了城鄉文化、體育、計生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1.8億元,提高了全縣財政供養人口工資和住房公積金標准;投入資金8億元,全部兌現了各項惠農政策;投入資金3500萬元,為困難群眾發放住房補貼、助學補貼和醫療救助金;投入資金3150萬元,配建廉租住房567套2.4萬平方米;投入資金6.5億元,規劃建設了奧體中心、濕地公園、垃圾處理場、新華路改造延伸等市政工程;投入資金1.2億元,妥善解決了一大批重點疑難信訪案件;投入資金500餘萬元用於優撫對象安居、農村危房改造,重點優撫對象住房補助最高達2萬元;投入救災救濟資金1052萬元,救助人數達10萬餘人次。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在全省率先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等項工作,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覆蓋面分別達到88%和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