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訊 你有多少工資?幾套房產?幾輛車?點點鼠標就知道。日前,記者從哈市政府獲悉,哈市正積極整合部門公共資源,建立城市居民收入和財產信息核對機制,聯網勞動、稅務、交通、房產等9個部門核查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想當“低保懶漢”,沒門兒!
九部門聯網核對居民“家底”
記者從哈市民政部門了解到,早在去年初,哈市已開始進行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試點。在居民提出申請享受城市低保待遇時,民政部門會同勞動、稅務、交通、房產等部門進行信息網絡比對,核對申請人員的養老金、公益崗位工資、個人所得稅、車輛、房產等家庭信息。今年,聯網部門擴大到9個,目前民政部門已與哈市人社局提供的公益性崗位、失業人員、協管員收入;養老保險事業管理局提供的養老保險收入;地稅局提供的個人所得稅繳納情況;殯葬管理中心提供的死亡人員信息;交通局提供的出租車、公交車等人員營運信息;工商局提供的個體工商戶信息;公積金管理中心提供的公積金繳納情況;公安交管部門提供的車輛信息;住宅局提供的住房信息共9個部門12類居民家庭狀況建立了核對機制。
“寧可躲在家裡吃低保,也不出門找工作,現在絕對不行了。”南崗某社區主任孫立濱告訴記者,現在低保核對每月進行一次,上網一點鼠標,個人經濟信息一覽無遺,想當“低保懶漢”,根本不可能。
寵物、高檔手機都在核查范圍內
過去,核實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是核實工資,核實起來相對容易,而今居民收入情況比較復雜,除了工資外,還有來自股票、房屋出租、商鋪買賣、做公益崗位等渠道的隱性收入,這使得居民財產信息分散在工商、財稅、勞動、房管等多個部門。
“有些信息光靠我們入戶走訪是調查不出來的。”道裡區民政局低保科科長唐慧介紹說,現在低保核對內容較過去增加很多,如收入信息中,不僅包括工資、公積金,領取的養老金或退休金、社會救助金等,還包括其他經營服務所得,如經營車輛、出租房屋收入,核對的財產也更加細致,不僅包括房屋、商鋪等不動產,家裡的彩電冰箱、空調、古董等動產,甚至寵物、高檔手機也列入其中。
唐慧表示,雖然像股票、基金及利息、股息、紅利所得等財產性收入還未列入聯網比對范圍,但隨著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覆蓋到銀行、證券等部門,核查這些信息只是早晚的問題。
核對機構泄密將承擔法律責任
據了解,一戶家庭如要辦理低保需完成3級審批。首先由戶主向戶口所在地社區提出申請,在申請時要填寫《誠信承諾書》。社區將申請提交街道辦事處進行入戶調查核實、評議、公示,然後在每月15日前提交到區民政局,每月20日至25日核對申請人家庭信息,符合條件的返給街道辦事處進行二次公示,不符合條件的送達“不予審批通知書”,最後區民政局對符合條件家庭進行審批。如果核對對象不如實提供相關情況,隱瞞收入和財產騙取社會救助,將被記入個人誠信檔案。
“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是為了防止和杜絕‘關系低保’、‘人情低保’等現象,但只針對社會救助申請人。”哈市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有當居民提出社會救助申請,需要調查其經濟狀況時,纔會啟動核對程序。核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如果濫用職權,向與核對工作無關的組織或個人泄露核對對象的信息,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