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訊 11日,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林鐸到道裡區,調研指導道裡區沿江旅游產業、農業產業發展和社區建設工作。他在調研中強調,松花江是哈爾濱的寶貴財富,要充分整合利用流域、濕地、灘島資源,依托松花江,做足水文章,保護、開發、建設好松花江,打造宜居、宜游、宜於創業的現代濱水城區。
哈爾濱市委常委、秘書長石嘉興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林鐸一行從松江濕地旅游碼頭出發,乘船溯流而上,查看沿江濕地風光,並聽取了道裡區沿江休閑旅游產業發展情況匯報。近兩年,道裡區按照哈爾濱市『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戰略構想和打造『萬頃松江濕地、百裡生態長廊』的總體規劃,依托濱洲鐵路橋至太平鎮50公裡松花江岸線資源優勢,充分利用長嶺湖、運糧河、八一水庫、太平湖等沿江水系,積極打造以濱水娛樂為重點的松花江休閑旅游帶。
在太平鎮太安村輪渡碼頭,林鐸一行查看了碼頭建設情況,並聽取了道裡區沿江的太平鎮產業布局規劃和新農鎮小城鎮建設空間布局的匯報。林鐸在調研中多次強調,松花江是哈爾濱寶貴的資源,要充分整合利用流域、濕地、灘島資源,依托松花江,做足水文章,保護、開發、建設好松花江,打造宜居、宜游、宜於創業的現代濱水城區。調研中,得知新農鎮正在打造中俄貿易服務綜合體,林鐸說,哈爾濱在全省承擔著對俄合作橋頭堡、先行區和樞紐站的功能,但目前,哈爾濱對俄貿易總量較小、規模不大且較為分散,要積極打造服務全國、全省的對俄交流合作平臺,推進對俄合作昇級。
位於道裡區太平鎮立業村的蔬菜生產標准園佔地1500畝,園區內種植番茄、黃瓜、油豆角等無公害蔬菜,年產2700萬公斤。林鐸饒有興致地走進大棚查看蔬菜長勢,看到棚內的番茄碩大成串,果豐汁肥,旁邊的貯藏室裡,農民們正在忙著將番茄裝箱發往上海,林鐸十分高興。技術人員說,他們在種植中采用生物反應堆、節水灌溉等先進技術,產品質量好,市場價值高,去年,500多畝秋番茄提前簽訂了外銷訂單,總收入4050萬元。林鐸鼓勵他們說,要大力發展棚室蔬菜,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不斷增加農民收入,豐富百姓的菜籃子。
近年來,道裡區積極探索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有效途徑,開創了『每個街道辦事處都有一處中心社區』的建設模式,累計投入5.3億元用於社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全區19個街道辦事處,已有13個擁有千平米以上的社區活動中心。年底前,將完成其餘6處千平米以上中心社區建設。
在鄉政社區,林鐸一行查看了健身會館、文化活動室、書畫室,與在此活動的居民親切交談,傾聽他們對社區建設的意見。在由原市商業職工俱樂部改建而成的兆麟地區文化服務中心,林鐸強調,加強社區文化中心建設,逐步擴大覆蓋范圍,是哈爾濱市加強歷史文化名城建設的重要任務,也是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重要舉措,道裡區在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走在了全市前面,發揮了中心城區的示范作用。對改建後的文化設施,要根據轄區人口總量和密度,對服務范圍、服務功能、服務內容科學定位,構建全區覆蓋廣泛、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文化基礎設施,更好地滿足群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