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9月13日訊 雞西市緊緊圍繞“節約集約保發展,嚴格規范守紅線”這一主題,土地資源配置基本滿足了經濟發展所需。截至2011年末,我市實有耕地面積813萬畝,淨增耕地215萬畝,連續多年實現全市耕地總量穩中有增。
強化監管,保護資源,在“嚴”上下功夫。我市加強人力物力配備,加大執法監察頻率和密度,嚴把關口,嚴陣以待,形成了依法管地用地的長效機制。一是嚴把“問責關”。將年度耕地保護目標、基本農田保護目標進行分解,縣(市)區、鄉(鎮)、村(組)和農戶層層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並明確各級行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同時,建立健全土地違法共同責任機制、項目用地用礦共同協調機制和重點項目全程監管機制,達到問責標准的,主要領導和部門領導同時被問責。二是嚴把“整治關”。為在第一時間發現並嚴厲整治違法違規現象,我市成立了以國土資源部門牽頭的土地和礦產資源衛片執法監察專項工作小組,市財政撥付專項經費,配備了照相機、GPS和交通工具,做到及時准確對每一個衛片圖斑進行現場調查核實。2011年,違法佔用耕地數和新增建設用地中耕地的比例數是5.6%,低於15%的問責標准。我市還對轄區內18個礦產資源疑似圖斑進行全面調查,對12個違法圖斑立案查處,全部結案。三是嚴把“監管關”。我市制定了重點項目批前、批中、批後的全過程監督制度,發現項目存在違法傾向,立即發出預警,最大限度的降低違法行為的發生率。
著眼發展,保障經濟,在“實”上見成效。雞西市科學規劃用地,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用地制度,力求各項建設用地效益實現最大化。突出發揮規劃預審作用,各級國土部門參與建設項目的選址論證,挖掘城市工礦存量土地和農村集體存量土地的潛力,能佔劣地不佔好地,能佔一般耕地不佔基本農田。三年來,我市投資千萬元以上開工建設的產業項目突破300個。各類民生及基礎設施項目同步跟進。為保障這些項目及時落地,按時開工,我市完成重點產業項目土地征收185.7公頃;民生及基礎設施項目征地114.8公頃。基本滿足了項目建設用地,有力地支橕了地方經濟快發展、大發展。同時,我市加快資源整合,努力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將優勢石墨資源優先向北汽集團、貝瑞特集團等落戶我市的國內外石墨深加工行業領軍企業進行配置,發揮資源的最大使用效益。並強化基礎建設,全面完成了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2011年度土地變更調查等工作,建立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第二次土地調查土利用現狀數據庫和基本農田保護數據庫,及時准確掌握全市各類土地的利用現狀,為經濟建設用地及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結合“地質找礦大行動”,編制了《雞西市第一類、第二類非煤礦產采礦權設置方案》,拓展了礦山企業辦理延續、擴儲等業務。進一步加強了對我市現有探礦權企業的日常管理和年檢,並積極與省內外地勘部門溝通,爭取地勘項目,找大礦、找富礦,支持和扶持礦山企業發展,為全市經濟跨越發展提供接續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