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訊(記者 楊林川)55歲的耿志國是齊齊哈爾市富通301客運公交公司的一名老司機了,多年來一直跑齊齊哈爾—富拉爾基區這一客運線路。記者采訪時,他正在站臺排班等候出發,說起路的話題,耿志國興奮起來,“現在每天開車都走新修的齊富公路,那大道溜光,大橋賊拉壯觀,駛上這條路,我的心情老愉悅了。”
2006年9月,耿志國來到301路工作,那時候,齊齊哈爾市區到富拉爾基區的路坑坑窪窪。起點到終點38公裡8站地,行程要2個小時左右,遇到雨雪天氣,時間還會更長。“春天雪化後,原有的公路翻漿,汽車行駛在路上,就像船在海裡顛簸,東搖西晃的。車過浮橋的時候,橋忽悠忽悠的。”路不好,車難行,司機緊張,乘客也跟著遭罪。

嫩江特大橋施工期間,工人搶抓工期。
耿師傅說,2010年9月,市民盼望已久的齊富公路終於通車了,車隊的50多位司機甭提有多高興了。如今,開車走在齊富路上,心情好,視野也不錯。再也不用擔心路況不好繞行了,再也聽不到乘客的抱怨了。“尤其路過齊富嫩江大橋時,乘客們都不由地贊嘆,大橋都成了旅游景點啦!”
齊齊哈爾是黑、吉、蒙三省區交匯地區的中心城市,輻射人口達1000萬人。過去,由於公路不夠通暢,人口流動少,一個時期內甚至出現了城鎮人口負增長的局面,當地企業發展更受限制。交通一度成為制約齊齊哈爾經濟發展的“瓶頸”。

齊富高速嫩江特大橋打通了斷頭路。姜久明 攝
2010年9月,齊泰嫩江特大橋通車後,徹底改變了嫩江兩岸長期依靠擺渡、浮橋維持交通的局面,實現了省際乾線公路的全面對接,增進了我省西、北部地區與內蒙古區域的經濟交流,建立了齊齊哈爾與長春、沈陽兩大重工業基地和東三省與環渤海經濟圈的便捷聯系。

齊富公路暨嫩江特大橋交工通車現場。
齊齊哈爾市委書記韓冬炎表示,嫩江上幾座大橋通車,徹底解決了這些難題,使齊齊哈爾的中心城市地位得到了明顯增強,周邊地區來齊齊哈爾求學、就醫、購物、購房、旅游的人數明顯增加,促進了齊齊哈爾與呼倫貝爾、大慶、黑河、大興安嶺等地區的交流與合作。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帶動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以齊齊哈爾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已然形成。
2008年5月,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做出公路“三年決戰”的重大戰略部署。2011年10月,“三年決戰”完滿收官。總投資超千億,全省13個地市全部通上了高速公路;64個縣(市)通上了二級以上公路。形成了以哈爾濱為中心的4小時經濟圈,形成了橫貫東西、縱穿南北、覆蓋全省、連接周邊的高速公路骨架網絡。黑龍江省也成為全國高速公路裡程超過4000公裡的少數幾個省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