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4日訊(記者 侯巍)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雞西市按照『創先爭優活動要讓人民群眾看到變化』的要求,努力推動窗口單位把創先爭優活動打造成『人民滿意工程』,切實通過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體現創先爭優活動成果。活動開展以來,全市投資92.7億元,組織實施民生項目178個,為群眾做好事實事58674件。雞西市『在為民服務事項中落實創先爭優目標』的做法,得到李源潮、吉炳軒、徐澤洲等中央和省委領導同志的肯定。省委組織部在雞西市召開了全省學習貫徹李源潮講話精神,深化為民服務創先爭優現場會。
實行目標管理,強化創先爭優意識
實踐證明,目標具有激勵引領作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首先要明確創爭目標,以此來激發和調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創爭意識。為此,雞西市探索制定了《關於實行創先爭優三級聯動目標項目化管理的實施方案》,並與公開承諾寫實制相結合,著力構建窗口單位創先爭優活動目標激勵引領機制。突出導向性,明確創爭目標。針對窗口單位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特點和優勢,提出了『向更高標准看齊、向更高站位努力,爭做為民服務先鋒』的創爭思路,指導全市窗口單位確定了創建和爭當縣、市、省三級『先優』的創爭目標。同時,建立市、縣(市、區)兩級目標申報備案庫,作為點評和考核依據,實行項目化管理。堅持高標准,規范承諾事項。市委和各級黨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專門抽調工作人員,采取面對面的方式,指導窗口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圍繞改善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提昇服務質量,承諾做好為民服務的好事實事。承諾目標和事項注重『體現中心工作、體現崗位特點、體現群眾意願』,做到服務標准、具體措施和完成時限『三個明確』,切實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具體可信』。活動開展以來,全市1162個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黨組織、15847名黨員,分別做出為民服務公開承諾8963個和62304個,共向服務對象發放『為民服務回執卡』27000餘張;征集群眾意見300餘條。市公安局、民政局的公開承諾書,還作為范本在中央《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簡報》第898期刊發。推行『四公示』,增強創爭動力。實行了創爭目標、承諾事項、承諾兌現、承諾考核情況『四公示』。年初,各窗口單位通過宣傳欄、公示板、互聯網等媒體將創爭目標、承諾事項向黨員和群眾公示;每半年,群眾評議和領導點評結束後,將履行承諾階段性完成情況向黨員和群眾公示;年底,結合承諾考核工作,將年度承諾考核情況進行公示。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市級57個窗口單位在《雞西日報》上公示了為民服務承諾事項。
二、加強工作指導,提昇創先爭優水平
強化工作指導,是推動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的有效手段。為此,雞西市根據窗口單位類型、職能不同的實際,注意加強對窗口單位創先爭優活動的領導和指導,找准推動活動深入開展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全市形成了全面推進、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分類指導抓特色。在全面推行以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亮業績為主要內容的『形象亮化工程』,以政策法規培訓、業務知識學習、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為主要內容的『能力提昇工程』,以規范服務行為、再造服務流程為主要內容的『效能建設工程』的同時,指導經濟杠杆部門、行政執法部門、社會服務部門和公共事業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能特點,以真心為民、傾情為民為主題,努力探索務實管用的活動載體,打造了民政系統『情暖萬家』、衛生系統『三百惠民工程』(百場健康知識講座、百名醫生下基層、百名專家義診)等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質服務品牌。駐點指導抓典型。從市委創先爭優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了20名同志,成立了16個指導組,指導市直57個窗口單位創先爭優活動;在各縣(市、區)成立窗口單位創先爭優指導組55個,指導1000多個窗口單位。在此基礎上,按照『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輻射力、帶動力強』的原則,在不同行業、不同層次選定10個市級重點單位、50個縣(市、區)級重點單位進行駐點指導,努力打造全市窗口單位示范點,為全市窗口單位提供示范和借鑒。跟蹤指導抓提高。在加強面上指導檢查的同時,采取不打招呼,不露身份,通過『看氛圍、聽反響、談體會、查工作』等形式進行暗訪檢查。創先爭優活動以來,共開展明查暗訪32次,發現和糾正了32個部門76人次工作效率低下、不作為、亂作為等11個方面問題,並視情節輕重,對11人分別給予批評、效能告誡或通報批評、責令離崗培訓、調離工作崗位直至黨政紀處分。建立了回訪制度,對存在問題較多的個別部門反復進行督查,跟蹤了解問題改進落實情況,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強化考核評價,確保創先爭優成效
強化考核評價,是推動創先爭優活動取得實效的保障。為此,雞西市在黨組織和黨員自評、互評的基礎上,建立完善群眾測評、領導點評、組織考評『三位一體』的考核評價機制。開展群眾測評強化社會監督。制定出臺了機關作風建設和改善經濟發展環境『雙五條禁令』,在媒體開辦了《改進作風促進發展》專欄,大力宣傳正反兩方面典型。公布舉報電話,聘請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服務對象代表擔任社會監督員,建立窗口單位效能建設『監測點』。全面推行窗口單位人民群眾滿意度測評制度,每半年進行一次群眾滿意度測評,並將綜合排名後10位作為『重點管理單位』,後11至15位作為『重點督查單位』,由市委領導與重點管理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並將測評名次和整改方案在《雞西日報》公布。開展領導點評落實『一把手』責任。實行領導點評工作『一把手』工程,從市委領導做起,建立了『重點工作專題點評、重要會議總結點評、日常工作隨機點評、深入基層現場點評』等責任機制。特別是在推薦『七一』命名表彰對象時,把推薦條件作為點評參照標杆,從上至下,逐一點評,對照『先優』標准找差距、找不足,把『先優』的推薦過程變成領導點評過程,『點燃』了全市窗口單位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履職盡責創先進、立足崗位爭優秀的激情。開展組織考評確保整體推進。將窗口單位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情況作為年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重點評分項目,通過日常考評與年終考評兩種方式貫穿於整個活動的始終。日常考評重在發現亮點、發現典型,並以簡報交流、媒體宣傳等各種形式在全市推廣。年終考評重在檢驗成效、兌現獎懲,對成績突出的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考核結果差的予以處罰,使考核評比的『指揮棒』作用有效顯現,切實激發了窗口單位創先爭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活動抓實抓靠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