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5日訊 市商務局對哈市生活必需品市場監測結果顯示,截至10日,我市生豬收購價格為每公斤14.72元,較上周環比上漲0.24元。同時,禽類產品批發價格環比上漲0.29%,桶裝豆油零售價格環比上漲0.57%。記者深入采訪了解到,肉、禽、蛋價格連續走高與畜禽飼料——豆粕價格上漲有關。
記者從省大豆協會了解到,今年5月份以來,美國遭遇30年一遇的乾旱天氣,另兩個大豆主要出口國巴西和阿根廷同樣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全球大豆大幅減產的預期,使大豆期貨價格連續上漲。對於80%大豆靠進口的中國來說,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油脂企業。今年年中,受國家調控政策影響,食用油的漲勢受到抑制,油脂企業轉而向大豆80%產物的豆粕尋求高價,以彌補食用油價格“不得上漲”帶來的損失。
記者從我市飼料企業了解到,5月份起豆粕價格從每噸3000元到最高時達每噸4800元,3個月漲了60%。約85%的豆粕被用於家禽和豬的飼養,隨著豆粕價格狂飆,與之相關的下游企業也被迫跟漲。
據了解,國儲大豆自7月份重啟拍賣以來,已連續數次全部成交。很多省內油脂企業已經盯上了近日即將拍賣的40萬噸國儲大豆。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認為,國儲大豆的拍賣和即將到來的國產新豆上市,可能會給下游的飼料、養殖企業和消費市場帶來一線生機。
他表示,近年來我省大豆種植面積呈逐年減少態勢。統計數字顯示,2010年、2011年和2012年我省大豆種植面積分別為6470萬畝、5193萬畝和4000萬畝。王小語認為,如果明年春播時國產大豆種植面積繼續減少,一旦2012—2013年度國家收儲的大豆售罄後,國內大豆相關企業仍然要看美國豆農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