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18日訊 近日,為了安全起見,中華路道路中間加裝了隔離帶護欄。可是對於中華東路鶴鄉小區的居民們來說,這個隔離帶似乎給他們帶來不少麻煩,也給他們的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我們下班回家坐14路到終點,下車過馬路就是我們小區,可安裝了隔離帶之後沒給我們留出通行的開口,最近的開口也要離我們100多米遠,很多人就選擇跨欄過去,可這來來回回地過大車,太危險啊。”家住鶴鄉小區的居民李先生說。9月10日下午,記者乘坐14路公交車到達終點站——鶴鄉小區。下車後,與記者同行下車的5人直接穿過馬路,動作熟練地跨過隔離帶。過往車輛很多都急剎車避讓。
記者在此掐算,幾乎時時刻刻都有人在此翻越隔離帶,5分鍾的時間,大約有近50人從此翻越,媽媽帶著孩子、兩位老人互相攙扶、身手矯健的年輕人,各個年齡段都有,只要有14路公交車到站,就會有個“跨欄”的小高峰。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位剛剛“跨欄”過來的老年人,問其上了歲數為何要做如此危險的事情,大伯回答:“不然咋整啊,最近的口兒在那邊。”順著老人手指的方向,記者看到,最近的隔離帶開口處離站點幾乎有百米遠,“下了車,我要是走過去,再走到小區門口,得走出去200多米,趕上一站地了。慢慢地邁過去得了,這護欄也不算高。”
鶴鄉小區很多居民仍然希望有關部門,能在小區門口汽車站點的道路隔離帶上打開個口,設上人行橫道,方便他們的出行回家。居民李先生說:“這裡屬於進城口,車流量很多,車輛也雜。如果隔離帶能打開一個通行口方便小區居民出行,這樣就安全多了。不然這樣下去,有一天出事就晚了。”李先生還強調,尤其是放學時間,孩子們坐車回來,翻越護欄時更是讓人看著害怕,不少家長都去站點接孩子。他希望有關部門可以把基礎設施的設置能再人性化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