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19日訊 “人努力,天幫忙”。被依安縣農民稱為“金蛋蛋”的馬鈴薯豐收在即,抑制不住的笑容洋溢在農民的臉上。
為使小土豆成長大產業,成為農民致富的“金蛋蛋”,依安縣大力加強薯產業發展規劃,通過支持和引導企業建種植基地、成立合作組織、建種薯基地等方式,加大大型倉儲窯建設,加之連續幾年的市場價格上揚,農民種植馬鈴薯的積極性高漲,馬鈴薯種植面積也逐年增大。
“我今年種了150畝地馬鈴薯,畝產在2噸左右,按訂單收購,每市斤0.38元,收入18萬元不成問題!”上游鄉興旺村馬鈴薯種植戶楊剛滿臉豐收的喜悅。興旺村村委會大院內,3輛載重超過40噸的大卡車正裝車待運,訂單農業讓農民坐在地頭就銷售一空,記者在該縣隨處可見薯農們運輸馬鈴薯的車輛,收購現場熱火朝天,昔日不起眼的小土豆已成為農民們眼中的“金蛋蛋”。
為確保農民豐產又增收,依安縣已做好馬鈴薯收購准備和與收購企業銜接工作,保證送薯即交即結,用合理的價格引導收購,營造良好的收購和生產環境。同時,所有馬鈴薯收購企業的生產設備檢修和馬鈴薯貯庫等生產環節也都准備就緒,保證農民好賣薯、企業收好薯。
依安縣新發鄉的依安縣鑫宇馬鈴薯購銷公司董事長胡春成向記者介紹,為延長鮮薯上市時間,解決馬鈴薯貯藏難問題,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經過科學考察和多番論證,公司正在建設5萬噸的鋼構結構倉儲窖。這座2萬多平方米大型馬鈴薯倉儲窖項目分三期建設,預計三年時間內建成集冷藏、恆溫、保鮮、氣調為一體的新型倉儲窖。采取逐年銷售、逐年續儲的方式,一部分倉儲薯與農戶和外地大型工廠簽訂單進行集中收儲和銷售,確保馬鈴薯價格穩定和企業加工原料供給充足。該公司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打造成為集收購、銷售、販運、倉儲於一體的馬鈴薯集散地。
該公司還成立了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規模經營種植的5000畝馬鈴薯示范田應用機耕、機播、機灌等技術,建立標准化生產基地,示范和引導當地農民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管理理念,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近年來,依安縣發揮適宜種植馬鈴薯的自然條件、較高的產值效益、良好的基礎條件等區域比較優勢,做大基地,做優產品,做精品牌,馬鈴薯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基本形成了區域化布局、規范化種植、標准化生產的格局。今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小土豆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為實現“深挖窖、廣積薯、均上市、穩價格、保加工、增收入”,有效化解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實現反季節銷售讓農民獲得更多利益,在加大馬鈴薯外銷和深加工的同時,依安縣把馬鈴薯貯藏設施建設作為提昇馬鈴薯產業發展水平,促進農民增收的切入點來抓,采取優惠措施,積極鼓勵引導淀粉加工企業、經銷大戶、馬鈴薯購銷公司建設馬鈴薯貯藏設施,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