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9月19日訊 《馬路中間新設隔離帶,小區居民‘跨欄’回家》的新聞,說的是中華路加裝了隔離帶護欄後,給鶴鄉小區居民帶來不便,好多居民跨越護欄,橫穿馬路,形成安全隱患的事。竊以為,這件事應盡快解決,不可拖延。否則,等出了交通事故,付出生命代價後再解決,就為時太晚了。
設置隔離帶的目的,是為了交通安全,這一點是無可爭議和挑剔的。但從實際效果看,卻不盡如人意,由於在14路公交終點站和小區大門間沒留通行口,居民下車後不願多繞二百多米的路,就形成了不管老小普遍選擇了跨欄抄近道的方式,結果非但沒達到交通安全目的,相反倒增加了危險性,這顯然是安裝隔離帶時沒考慮到便民這一細節所致。
據記者觀察,幾乎時時刻刻都有人在此翻越隔離帶,5分鍾的時間,大約有近50人從此翻越。只要有14路公交車到站,就會有個“跨欄”的小高峰。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和小事情,長此以往,發生惡性交通事故恐怕是早晚的事。這裡既有居民不遵守交通法規的問題,也有護欄開口設置不合理的問題。要解決此事,一是有關部門設置護欄時能人性化一些,注意便民細節,在小區門口和汽車站點的隔離帶上打開個通行口,設上人行橫道,方便大家出行。二是在“開口”前,希望居民能遵守交通規則,寧可多走幾百米繞行,也不要拿生命開玩笑,隨意跨越護欄,否則,真的出了事,還要自己“埋單”,這是何必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