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決戰『三溝』打造綠色生態廊道
2012-09-21 08:50:0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孫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1日訊 經歷了7月末、8月初的強降雨,又送走了罕見的臺風“布拉萬”,何家溝、馬家溝沿線的傳統易澇區居民意外發現,“今年竟然沒淹著!”

  “三溝”整治,讓城市內河行洪能力大跨度提昇。而這只是這場浩大工程的諸多成效之一。

  徹底終結城市內河40餘年的污染史,把穿城而過的3條河流由垃圾污染帶打造成景觀生態廊道。在這個過程中,城市更宜居了,人們的環保意識強了,沿岸區域甚至成了“黃金”通道……一切想到的、沒想到的連鎖反應在接連發生。

環境優美的何家溝綠色生態廊道。

  生態廊道提昇宜居指數

  毗水而棲,是人們亙古以來的居住天性。在諸多缺溝少河的城市看來,有多條內河穿城而過,該是一種多麼奢侈的事情。但在過去幾十年裡,哈爾濱城區的居民卻在集體努力遠離這些“奢侈品”。

  家在何家溝畔美晨家園的孫慶祥老人如此描述曾經的何家溝,“離老遠都能嗅到刺鼻的臭味,過橋得跑著過。往下看,河水不光黑還冒泡,什麼垃圾都有。”這是幾代冰城人對城市內河的集體記憶。

  這記憶,正隨著“三溝”綜合整治的快速推進而消散。

  依舊是美晨家園邊的何家溝:乾淨的河道流水潺潺,兩岸紅花綠草沿坡地四處蔓延,柳樹、五角楓等樹木隨風擺動,寬闊的休閑廣場容得下千餘人集體活動……“變化太大了,跟變魔術似的”,孫慶祥說,那些把房子租出去的鄰居,現在都陸續回來了。

  兩年間,“三溝”沿線共建成17個休閑公園、30處休閑廣場,完成沿河道路建設35公裡,新增綠化面積150萬平方米。曾經棚戶區散落、垃圾遍地的“三溝”沿岸,正在成為城區規模最大的景觀生態長廊。

  回望對“三溝”治污造景的過程,一個執政理念越來越凸顯——這是一場以人為本打造宜居城市的綜合實踐。

 

 

 

 

  西何家溝源頭建安二道街沿河廣場原設計鋪設防滑的黃鏽石磚,但剛鋪一半後居民即反映跳舞磨鞋,施工人員於是將原磚塊拆除,重新鋪上光滑板磚。清河灣沿岸植綠後,一戶三樓居民稱幾年後樹長高會影響自家采光,建設者承諾屆時將會遷移樹木……

  如今,在“三溝”沿線,只要人們想走路的地方,就會有道路和臺階;能靠近水的地方,都有各色木棧道鋪設的親水平臺;有些區域雖然兩岸已建起公路橋,但往往在幾米開外又搭出休閑橋——為的是市民走起來更安全、更方便。

  生活因河而變,環境意識因河而“昇”

  今年夏天,清河灣小區李新鳳大娘家的後門又換了一把新鎖——她家在一樓,正對著何家溝,入戶後後門從沒敢開過。現在臭水溝變成河畔公園,她開後門時卻發現,鎖早已鏽住了。

  一把鎖,曾經使李新鳳的正常生活最大限度地與污染和髒亂隔離。換把鎖,她迎來了豐富多彩的濱河生活,每天准點到外面濱河公園跳健身舞,兒女們都說她越活越年輕了。

  從白天到晚上,濱河公園都人流不斷。攜家帶口散步,鄰裡聊天聚會,群體健身休閑……“老死不相往來”的沿岸小區開始連為一體,人們的交往范圍也迅速擴大。“以前活動,基本都圈在自家小區裡,能碰面的也就那麼幾個人;現地河清了,路通了,河周邊海富康城、新天地家園、天鵝灣小區等居民聯系一下子多了起來,大家一塊活動真挺熱鬧。”美晨家園的孫慶祥身邊一下子多出了好幾個棋友。

  人改變了環境,環境也在改變人。隨著戶外活動增加,居民愛護環境的意識也驟然提昇。沿岸居民心裡已有這樣的邏輯:以前環境差,扔點垃圾也沒啥,因為本來就是垃圾遍地;現在不同了,環境好了,再扔垃圾於心不忍,而且左鄰右捨都看著……同樣的一群人,因環境變化而出現截然不同的舉動,一個良性循環鏈也由此開啟。

  良好生態衍生“吸金效應”

  當環境資源具備了吸引人停留的資本時,良好生態便衍生出經濟效益。

  “三溝”改造讓公園景觀近在咫尺,成為沿岸地產開發的大賣點。幾年前,顧鄉區域的美晨家園樓盤出售時,售樓員對其旁邊的何家溝只字不提。即使在樓市持續上揚的前幾年,靠近何家溝區域的住宅售價雖然便宜,仍不太好賣。而如今,美晨家園不遠處的湖景春曉樓盤已將何家溝水系景觀作為環境優勢列入其宣傳文案中——不但將何家溝治理效果圖放大了吸引眼球,更把“獨享何家溝親水景觀”作為樓盤重要的宣傳語。

  遠離主城區的郊區段樓盤,也因“三溝”蝶變而熱賣。“現在接待來看房的,我們先領著到濱河公園轉一圈。”碧水灣樓盤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介紹,最初該樓盤位置和周邊環境並不佔優勢,一開始銷售時一天最多賣出四五套。隨著河畔濱水公園建成後,現在一天最多能賣出20多套房,該樓盤已成為平房區目前最好賣的樓盤。

  始料不及的美景,讓“三溝”沿岸居民家中財產一夜增值。哈爾濱驕陽地產公司一房屋經紀人告訴記者,“三溝”沿線房產已全線昇值,個別小區售價甚至比改造前翻了一倍。一些房主把房子往外租時,也喜出望外地發現租金往上漲了。

  隨著沿岸河景聚集起越來越多的人氣,沿河“商圈”也快速形成。今年,海富康城社區沿河岸邊一百來米的范圍內,超市、寵物生活館、同城照相衝印社等門店一字排開,甚至一家裝飾照明公司也迫不及待地選擇近日在此開業。小月亮超市老板高興地告訴記者:“現在河畔來的人多了起來,店裡的生意也很好。”以前她家的超市基本只開前門,顧客主要來自海富康城社區;現在後門也常開著,顧客一下子雜了,她根本分不清都是哪兒的了。

  集聚效應改變城市發展格局

  雖然“三溝”大部分區段位於城市中心,但多年來,哈市經濟要素的分布都避開“三溝”,甚至越避越遠,以至於“三溝”沿岸很多區域其實是一片荒地。

  此次綜合改造,無疑將使哈市以往的主城區發展格局和脈絡發生改變。

  “‘三溝’貫穿全城,沿岸已形成生態廊道,隨著城市的擴張和高層建築的增多,正好成為哈爾濱主城區3條新鮮空氣的走廊,其作為城市換氣通道的作用將不可替代。”指揮部負責人介紹,今後“三溝”沿線成為城市功能發展稀缺資源的地位將更加明顯。

  目前何家溝沿線僅源頭處的哈南區段,已有星耀南城、中天富城等3個高檔樓盤陸續開工建設。從“三溝”綜合整治展開後,從哈南地區到哈西區域,再到群力新區,沿河溝集聚的地產項目和商業項目已經開始集聚。

  即使遠在城郊鄉村,發展格局也開始因之而改變。因為何家溝整治在村外鋪設起截污管線和混凝土道路,平房區朝陽鎮新力村也計劃鋪設污水截流管線和穿村瀝青路,與何家溝排污管和河畔路相連,以改變村子多年來污水橫流、出行土路的發展生態。

  “三溝”改造,是生態資源的再造,對哈爾濱人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正在產生巨大的影響,沿線經濟要素集合的熱度已經呈現,其聚合效應必將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放大。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