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5日訊 日前,由市政府組織編制的《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1-2020)》(以下簡稱《規劃》)獲省政府批准,確定了哈爾濱市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風貌街區和歷史性綠地環境保護區等具體內容。
據介紹,哈爾濱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規劃》系統研究了哈爾濱市歷史文化價值,提出了名城保護原則、規劃目標和框架,明確了城市整體格局和風貌保護要求,確定了3個歷史城區、13個歷史文化街區、9個歷史文化風貌區、18處歷史性綠地環境保護區、415處歷史建築的保護范圍和保護措施。
歷史城區將控制人口增加綠化
哈市獨特的建築特色和城市風貌主要存在於老城區之中,道裡、道外與南崗三個由鐵路線分割的歷史城區,分別集中了體現新藝術運動、折衷主義、中西合璧的巴洛克等多種流派風格的建築。根據《規劃》,歷史城區內將控制人口、增加綠化量。
歷史文化街區核心區『不新建』
按照《規劃》,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的建築物外裝修、裝飾、色彩,哈爾濱市政設施、雕塑等設計與安裝位置,應當與歷史文化街區的總體環境相協調。在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范圍內,必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外,不得進行新建、擴建活動。
歷史性綠地保護區『不減綠』
基於哈爾濱市的歷史公園及綠地系統在城市中的特殊作用,《規劃》中確定了18處歷史性綠地保護區,規定保護區域內綠化種植特色,不能減少綠地面積,並增強開發性等要求,以便在掛牌綠地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重點保護,通過對樹木及綠地的保護及對歷史性空間的恢復與塑造,來進一步對哈爾濱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保護,充分展現其特色。
危舊房改造不得破壞歷史風貌
《規劃》還對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危舊房屋改造提出了明確要求,即改造時不得破壞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此外,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的高度、體量、色彩和風格,應當符合《規劃》確定的建設控制要求。
新聞鏈接
3個歷史城區
道裡區、道外區與南崗區
13個歷史文化街區
中央大街、道外傳統商市、紅軍街—博物館、花園街、文廟、極樂寺、亞麻廠家屬區、太陽島、蕭紅故居、石公祠、斯大林公園、東安家屬區、哈飛集團家屬區
9個歷史文化風貌區
侵華日軍731部隊罪證遺址、索菲亞教堂、鐵路局、哈爾濱工程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濱江道署歷史文化公園、猶太公墓、省軍區第一乾休所、馬忠駿墓園
18個歷史性綠地環境保護區
兆麟公園、斯大林公園、建國公園、哈爾濱游樂園、兒童公園、原動物園、北秀游園、靖宇公園、太平公園、古梨園、長青公園、尚志公園(原香坊公園)、遁園、森林公園、東北林業大學試驗林場、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綠地、太陽島公園、西崗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