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五大連池市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堅實產業支橕
2012-09-25 10:39:33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張偉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9月25日訊 五大連池市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適宜,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年初以來,該市牢牢把握新的發展趨勢,將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手段,緊緊圍繞農業產業化謀劃項目,引進建設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的產業支橕。

  聖豐種業托起金燦燦的希望

  五大連池市是一個農業大市,市屬耕地有215萬畝。多年以來,大豆種植面積一直保持在總耕地面積的50%以上。受傳統生產方式影響,很多農民不是選用自留種子,就是盲目引種外地種子,嚴重影響了大豆持續增產。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該市通過多次協調聯系,成功引進了總投資10780萬元的聖豐種業項目,建設國內一流的大豆育種中心、總面積不低於1000畝的大豆育種試驗田、年產5000萬公斤的現代化大豆種子加工廠,其科研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蓋鈞鎰領銜,技術力量非常雄厚。聖豐種業培育的大豆新品種可比當地原有品種增產10%以上,並提高大豆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該市年種植大豆超過140萬畝,如果全面推廣其培育的優良品種,年可增產2萬多噸,帶動農民增收近億元。

  三箭齊發加速種植結構調整

  長期以來,五大連池市種植業一直處在大豆一家獨當的局面,重迎茬、土壤藥害十分嚴重,而且經濟效益有限。五大連池市新建玉米倉儲物流、菊苣糖加工、礦泉產品開發項目來改變種植單一的局面。為了調整種植結構,提高種植收益,該市引進了德美亞玉米良種,雖然高產、早熟,但含水量很大,如果不及時烘乾,很容易霉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市引進了總投資2.2億元的華強玉米倉儲物流中心項目,在全國同類項目中規模最大,建設日處理1000噸玉米烘乾塔4座,房式倉5個,水泥地坪10萬平方米,建成後年可烘乾銷售玉米150萬噸以上,帶動本市及周邊縣市種植玉米375萬畝。計劃今年10月初投產,年底前烘乾銷售玉米100萬噸,實現銷售額20億元。這個項目的落地建設,將推動該市玉米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帶動農民增收超億元,特別是其強大的倉儲物流能力將帶動糧食深加工業以及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

  為了推動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五大連池市與大連佐源集團多次聯系對接,達成了總投資5億元的菊苣糖綜合加工項目合作意向。建成後年可加工菊苣2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實現稅收3.7億元。菊苣糖高甜度、低熱量,用途廣泛,對治療糖尿病、肥胖癥、高血壓等慢性病有明顯作用。菊苣原產於歐洲,適應性很強,在荒地、草原、坡地均能生長,估算畝效益可達6000元左右。這個項目可帶動菊苣種植7萬畝,年可實現效益4億元,遠高於傳統農作物。

  五大連池市利用豐富的礦泉資源,積極發展礦泉稻種植業,目前礦泉稻種植面積已達6.8萬畝。按市場價計算,種植6萬畝礦泉稻可比大豆增收4500萬元。礦泉稻品質好、銷路十分緊俏,今年年初,團結鄉與吉糧集團簽訂了3000畝訂單,雙泉鎮與黑河愛華經貿公司簽訂了500畝訂單,收購價比市場價每斤高0.5元?0.7元。下一步,該市將逐步統一品種,統一生產,統一營銷,盡快將礦泉稻產業做大做強。

  生物發電作物秸稈變廢為寶

  五大連池市農田每年產生200多萬噸秸稈,大部分被老百姓焚燒,對環境造成了污染。為了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完善配套產業,該市引進投資3億元的生物質發電項目。該項目由中國水電集團投資建設,裝機容量30兆瓦,建成後年可發電1.8億度。據了解,生物質發電是利用作物秸稈及枯樹枝等代替煤炭生產電能的新技術,秸稈原料經過破碎、烘乾、成型後,成為一種可再生清潔能源,熱值可達3400?4000大卡/公斤,是標准煤的一半,含硫量僅為煤炭的1/12。生物質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後,年可消耗秸稈20萬噸,直接增加農民收入3000萬元左右,不僅為該市農村秸稈處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又節約了煤炭資源,保護了生態環境。

  為了使農業龍頭企業盡快投產達效,五大連池市研究制定了扶持政策,安排專人推進,強化協調服務,全程跟蹤督辦,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有了聖豐種業、華強玉米倉儲物流中心、菊苣糖綜合加工和生物質發電等項目的帶動,該市農業即將實現從良種培育、農產品生產加工到秸稈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環。經過初步估算,這些龍頭企業建成投產後,五大連池市農民年收入有望在兩到三年內達到2萬元,實現翻番的目標。

責任編輯:關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