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層 看發展]社區主任姜歆:獎狀上百不如百姓一句誇獎
2012-09-26 07:05:13 來源:東北網  作者:付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5日訊(記者 付巍)她叫姜歆,是哈爾濱香大辦事處通站社區黨委書記兼社區主任。在轄區百姓的眼中,她是生活的排難器。大家都說,她是一盞燈,有她在的地方,生活的陰霾就會消散。

 

哈爾濱香大辦事處通站社區黨委書記兼社區主任姜歆。東北網記者 付巍 攝

  自2002年接任這一職務以來,十年風雨路上,她一直以一名黨員的職責來要求自己,一直把百姓這片“天”頂在頭頂,用她的真誠、踏實與穩重贏得了百姓的愛戴與尊重。一路走來,她得的過上百張獎狀,但她卻認為,什麼獎狀都不如百姓的一句誇獎。

  通站街110號78歲的退休老人魏強,老伴去世多年,總想找個伴,兒女不同意,老人自己偷偷地找了一個,兒女知道後就打上門來將屋內的東西一通亂砸,老人氣得住了院。姜歆得知此事後,先上醫院看了老人,接著就去勸他的兒女,並告訴他們老人有再婚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作為兒女不能剝奪老人的合法權利,他們的做法是違法的。兒女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熱心地為老人介紹了一個新老伴,現在生活的非常幸福,一家人從心裡感激姜歆書記。

  哈爾濱香大辦事處通站社區活動豐富多彩。東北網記者 付巍 攝

  2008年,消防胡同8號402室居民反映,說樓上住了幾個歌廳小姐,天天深更半夜回來,有時還能聽到不堪入耳的叫聲,影響很壞。姜歆經了解認定情況屬實後,於是一大早,她叫開了502室的門,說明了來意,可幾對鬼混的男女對她破口大罵,甚至威脅說要是出去瞎說就滅了她。兩天之後,居民反映情況仍無好轉,姜歆便又來到了502室,這次一個妖艷的女人動手打了姜歆一個嘴巴,結果姜歆耳膜穿孔了。當天半夜,她忍著疼痛,硬是帶著派出所的同志當場拘留了兩對鬼混的男女,清退了502室的不良住戶,受到整個單元居民的好評。在姜歆書記的努力下結出了碩果,社區一連幾年沒有發生過違法案件和嚴重的居民糾紛,通站社區連續多年被評為省法制化示范社區和哈爾濱市和諧示范社區。

  去年,香坊區一砂鍋居打工的王建設乾了半年,因種種原因不想乾了,老板不給工錢,姜歆在走訪中知道此時後和王建設一起找到老板,起初老板態度十分強硬,甚至揚言誰多管閑事就給誰點顏色看看。姜歆沒有懼怕店主的威脅,而是耐心地向他宣傳《社會和勞動保障政策問答》,並告訴店主外來務工人員要回自己應得的報酬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你一意孤行,就到勞動仲裁法院告你,到時候你不給也得給。在姜歆的教育幫助下,老板把拖欠的工資發給了王建設。


  在替居民調解的漫漫長路中,她曾多次病倒,還曾受到威脅和人身傷害,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止她。正是在這樣精神的支持下,十年來,她上門宣講法律知識5000多人次,通過宣講法律知識有效了避免了100多起違法犯罪案件的發生。

哈爾濱香大辦事處通站社區開展“送法進家庭”法律服務。東北網記者 付巍 攝

  社區工作細小而又瑣碎,上任伊始,姜歆就志在社區,“柔肩”挑“重擔”,千方百計保穩定。她建立了三級綜治信息網絡,有不安定因素及時上報,把矛盾解決在基層。通站小區的居民買房的時候合同上是按商品買的,但房照拿到手的時候是經濟適用房,為此小區居民非常生氣,有幾個領頭的私下裡要在電影院內召集居民開大會,姜歆得知情況後馬上報告派出所、辦事處和區政府,並找到當事人,向大家宣傳信訪法,並告訴大家要按照法律程序去要回自己的權利,不能魯莽行事。居住在通站街17號3單元804室的曹治洲,因單位改制的事情不滿意,通過姜歆的一次次的走訪,共同學習信訪條例,幫助解決家裡的實際困難以及和他家孩子結成了一幫一的對子,老曹感動地說,雖然在改制方面我有不滿意的地方,可我應該依法要回我的權利,是姜書記讓我懂法了。姜主任這麼替我著想,我要按照法律程序辦事,決不給姜主任添麻煩。

  2006年,姜歆帶領的社區,代表黑龍江省接受中央綜治委的檢查,受到了中央綜治委的好評,她個人連續三年當選為市級綜治工作先進個人。從2006年開始,社區治安環境明顯好轉,可防性案件發案率為零,通站社區成為遠近聞名的哈爾濱市平安示范社區。

姜歆說獎狀上百不如百姓一句誇獎。

  她所在的通站社區是個大社區,僅常住人口就有9458人,其中失業人員372名、132戶低保戶、96戶孤老病殘戶。為了解決這些人生活中的困難,她發動並組織社區黨員乾部群眾,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實施手拉手、互幫互助”等活動,黨員帶頭與殘疾人、老弱病貧等特殊群體結成扶貧幫困對子,幫助困難家庭解決實際困難。姜歆通過社區勞動保障這個平臺,組織下崗失業人員技能培訓,挖掘社區就業崗位,先後幫助安置就業、再就業人員500人次,就業率達到98%以上。

  對那些犯罪家屬的孩子,姜歆不但沒有放棄,生活上更是傾予更多的關注。在她多年的奔走和努力下,最終為犯罪家屬未成年人設立的“明日棟梁,扶持計劃”基金會成立。

    作為社區的一區之長,姜歆既是社區百姓的“馬大姐”,又是社區生活的“大法官”。

  她指導全社區開展“送法進家庭”的法律服務;她組織策劃法制培訓班達30多期;她數年如一日的為上門為百姓講解法律基礎。年過半百的她仍然去老年大學學習法律專業,白天宣傳法律知識,晚上回到家裡再好好研讀法律書籍,夜深時,她經常頸椎疼的抬不起頭來。

  正是這樣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為小區人們的幸福生活搭建了一個美好平臺。十年工作歷程中,她得到的榮譽數不勝數,但這些在姜歆看來並不重要,能為百姓乾點實事一直是她工作的目標。

  “獎狀上百不如百姓一句誇獎;獎杯成排不抵百姓口碑”。這就是姜歆,社區居民眼中的好書記、殘疾人心中的貼心人、百姓心中的知心人。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