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擴大養老保險實現老有所養
2012-09-26 10:47:45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張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6日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老人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志,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伊春市委、市政府一直將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擺上重要日程。黨的十六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支持下,經過全市社會保險戰線廣大乾部職工的共同努力,全市養老保險各項工作穩步開展,參保覆蓋面不斷擴大,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逐年提高,歷史遺留問題得到較好解決,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規范運行。伊春市基本養老保險從2005年5月1日起納入省級統籌,統籌層次進一步提高。幾年來,企業養老保險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實行省級統籌後,統一了繳費比例和基數、統籌項目及計發辦法,進一步完善了“統賬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使“統賬結合”制度真正實現了由“現收現付制”向“部分積累制”的養老保險制度的根本轉變。統一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後,享受基本養老待遇的參保人員的基本養老金水平普遍提高,做到了累計繳費年限越長、繳費基數越大、所享受的基本養老金待遇就越高。做實個人賬戶規模從5%提高到了8%,並如期將做實的個人賬戶基金上報省社保機構單獨管理。

  企業養老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基本實現應保盡保。截至2011年末,全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共有252498萬人。全市離退休人員236361萬人,比2007年末增加121706萬人。參保范圍延伸到了以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為重點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特別是通過積極對上爭取,先後將森工混崗集體職工、老知青;地方集體、知青;“五七工”、“家屬工”和“農林四場”等群體納入參保范圍,切實解決了他們老有所養的問題,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加大養老保險費征繳力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在養老保險費征繳方面,積極與地稅部門配合,嚴格落實征繳計劃,全力完成征繳任務。 2011年全市養老保險費征繳123377萬元,比2007年增加62318萬元。在養老金發放方面,隨著繳費基數的逐年提高,離退休人員的急劇增多,養老金缺口越來越嚴重。 2011年全年支付養老金30.71億元,比2007年末增加22.01億,全年基金缺口近18億。為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市社保局切實做好養老金發放預警工作,准確掌握發放動態,並全力向省財政申請養老金缺口補助資金。同時,加大生存認證工作力度,切實杜絕養老金冒領現象發生。

  積極對上爭取,歷史遺留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針對林區歷史包袱沈重、欠賬較多的實際,市社保局積極對上爭取,於2008年先後解決了西鉛、汽車公司的參保問題;2009年為光明集團5戶企業600多人解決了近千萬元的養老保險掛賬問題;2010年為晨明水泥廠補發應由企業承擔的養老金200多萬元。特別是經過一年多的對上爭取,於2008年末利用節餘基金啟動了企業歷史拖欠項目內養老金補發工作,共涉及全市8.4萬多名退休人員,補發金額為1.4億元。通過解決以上歷史遺留問題,切實維護了社會穩定,為政府排懮解難。

  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穩步推進,農村養老保險實現新突破。截至2011年末,市本級參加機關事業養老保險7312人。全年機關事業養老保險費收繳6839萬元。養老金發放7725萬元,發放率達100%。據介紹,老農保工作處於不停不擴狀態,新農保工作於2010年開始,在嘉蔭縣和鐵力市試點運行,目前各項工作進展良好。

  養老保險待遇逐年提高。從2005年開始,按照人社部文件規定,連續8年為離退休人員調整待遇,2012年月人均基本養老金達到1467元,比2007年提高791元。

  基金管理不斷規范,養老基金穩定運行。圍繞基金管理、使用和支付等環節,對財務工作流程和內控制度進行全面的規范和完善,切實加大支付環節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力度。加大稽核工作力度,把住繳費申報核查、繳費基數核實關,在確保應收盡收的同時,有效地防止虛報、冒領等現象的發生。嚴格執行養老金發放審批程序,層層把住發放關。加強內部審計工作,規范業務與財務對賬機制,養老金撥付賬目做到了賬賬相符、賬冊相符、賬實相符。

  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步伐切實加快。伊春市“金保工程”於2004年7月正式上線運行,養老保險業務和財務全過程實行微機操作和網絡化管理,並實現了省、市、縣(區)三級聯網。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於2007年實現網上銀行發放,確保了養老金及時准確地發放到離退休人員手中。“金保工程”的上線運行,為伊春市各項養老保險業務的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橕,各項業務工作不斷規范完善。

  “老有所養”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和政府富有人文關懷的深情實踐,願天下的老人都能快樂健康、幸福長壽。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