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長假購物錦囊:淘貨小心次品清倉別信『銀行』索密碼
2012-09-28 09:38:30 來源:生活報  作者:孟靈通 張明超 汪洋 唐文穩 於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8日訊 “兩節”將迎來冰城市民消費的高峰期,在購物、旅游、飲食等方面需要注意什麼?如何保證“十一”使用銀行卡的安全?如何防止新型電信類經濟詐騙?記者采訪到哈市工商局和消協、哈市物價局、中國銀聯黑龍江分公司、省公安廳刑偵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為您詳細獻上5大錦囊。

  錦囊1

  購物小心五大陷阱

  一、虛假打折。部分不良經營者采用先提高原銷售價再打折的方式,向消費者“虛晃降價一槍”。

  二、虛假“特價”。不良商家以“特價”為餌,借機將劣質或“三無”商品夾雜其中,兜售出去。

  三、用“買一送一”迷惑消費者。贈送的商品,多是買大送小,買好送差。

  四、用“清倉處理”掩護次品出手。

  五、反季銷售大減價,等到消費者真正想使用時,商品已超過了保修期限。

  市民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應到證照齊全、有經營資格、信譽良好的場所。消費者要保持理性心態,切勿貪圖便宜,被不實宣傳忽悠。

  錦囊2

  旅游別信“超低價”旅行社

  一、選擇具有合法資格的旅行社,看該旅行社有沒有《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看其核准的業務范圍是否與實際相符。

  二、不要以價格高低作為選擇旅行社的標准。交通工具、住宿飯店等級、餐飲標准都會影響旅游價格,千萬不要貪圖超低價、服務檔次差的旅行社。

  三、應選擇規模較大、客源豐富、實力雄厚、管理規范、服務完善、員工素質高、消費者滿意度高的優質旅行社。首先要仔細閱讀合同的內容,尤其是對旅程安排及違約責任方面應仔細審閱。在合同中應明確約定旅游行程,包括交通工具、住宿等。

  四、在合同中清楚約定雙方權利和義務及違約責任。

  錦囊3

  買食品擦亮眼睛

  哈市消協提醒市民,選購食品時,一定要看清食品的名稱、品牌、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所含成份、“QS”標志等內容,注意其標識是否齊全,包裝食品看其有無開封、脹袋等現象。不要購買有異味、包裝破損、感官異常、即將過保質期的食品。不要購買過於飽滿漂亮、過白或是顏色太艷麗的食品,以防添加有毒有害物質。

  廣大消費者購買裸裝食品一定要到正規商場,看清楚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消費者在用餐單位就餐後,一旦發生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注意保存好就餐發票和就診記錄,方便日後索賠。

  如遇價格欺詐行為可撥12358投訴

  哈市各城區消協投訴電話:

  哈市消協:84887573

  道裡消協:84545315

  道外消協:88942315

  南崗消協:82263833

  香坊消協:55638315

  動力消協:82626315

  平房消協:53929315

  呼蘭消協:57341315

  阿城消協:53766315

  錦囊4

  小心“銀行”向持卡人索取密碼

  一、不要輕信騙子告訴TA密碼:如收到“你的卡在XXX地消費XXX元,如有疑問請撥打電話、“信用卡統一全面昇級”或“信用卡即將被停用,請盡快登錄網站進行激活”的電話或短信。此時一定不要將撥打該電話或登錄該網站,如果持卡人的賬戶出現問題,銀行的客服會用客服電話與持卡人聯系,並且銀聯以及各大銀行不會以任何的名義向持卡人索取密碼。

  二、不要隨意撥打張貼在提款機上的號碼:如果機器上張貼了“故障”、“昇級”等通知,一定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再將卡插入提款機內。一定不要撥打取款機上張貼的除銀行客服電話以外的任何號碼。

  三、網購時警惕這些虛假鏈接:如果有陌生人給你發來“中國銀聯無卡支付交易平臺”、“中國銀聯公證網”、“銀聯擔保平臺”等名字的鏈接,那一定不要點開,這些都是騙子實施詐騙的虛假鏈接。


 

  全國主要銀行統一客服熱線電話:

  中國銀行95566 農業銀行95599

  建設銀行95533 工商銀行95588

  交通銀行95559  郵政儲蓄銀行95580

  興業銀行95561  招商銀行95555

  光大銀行95595  中信銀行95558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95528

  錦囊5

  切勿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

  警惕六大騙局:

  騙局一:醫保卡被盜用詐騙。犯罪分子自稱是醫保局的,謊稱你的醫保卡發生異常,需要凍結。

  騙局二:特價買機票詐騙。不法分子假冒機票訂購網站。

  騙局三:復制手機卡的短信詐騙。這是新型的電信詐騙,不法分子發送短信稱可以復制他人手機電話卡,並提供賬號要求匯款。 騙局四:扮“郵局”、裝“公安”。犯罪分子利用近年來人們生活中包裹往來增多的特點,打電話或發短信給受害人,告知其有一個包裹未派送,要求打電話核實。

  騙局五:微博留言中獎詐騙。近來,微博也成為騙子時常光顧的對象。謊稱“您有一份禮物未查收”,同時還附有網址。

  騙局六:真假難辨的釣魚網站。犯罪分子會在購物網站放置精美的商品低價出售,然後在一旁設置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鏈接圖標,當你點擊時,就進入了假冒網頁,先是盜取你的網銀賬號和密碼,然後盜取你的錢財。

  提醒:不透露個人信息

  接到可疑電話、短信時,保持冷靜,切勿慌張,與家人、親友多商量,可向公安機關、銀行網點、郵政電信營業網點工作人員當面詢問或撥打110諮詢,切勿向陌生賬號進行轉賬匯款。在不熟悉網上銀行工作流程的前提下,不要輕易開通網上銀行或將資金全部轉入網上銀行賬號內。特別是老年人,要遵守“四不一及時”的原則,即不貪小便宜、不輕信陌生人、不透露個人信息、不轉賬匯款,發現受騙後要及時報案。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凌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