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走基層 看發展]前嫩公路:串起美麗景區 招迎八方客來
2012-10-04 14:04:03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4日訊(記者 楊林川) “紅松故鄉”伊春和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多個美譽的五大連池風景區,過去因路不通,兩個風景區只能隔著小興安嶺相望。隨著28日前嫩公路伊春至嫩江段的交工通車,兩個風景區就像久別的戀人終於牽手在一起,迎八方客。

  伊春至嫩江段公路由兩部分組成——伊春至北安為新建的高速公路,全長163.4公裡;龍鎮至嫩江(省界)段共141.3公裡,其中龍鎮至嫩江為128.2公裡,為改擴建的二級公路,嫩江至省界段13.1公裡為新建的—級公路。日前,記者踏上了這條公路,在欣賞一路美景的同時,也與築路者一同感受著路暢民樂的欣慰,分享著受惠於路沿線百姓、農場職工的歡愉。

前嫩公路使沿線農場受益匪淺。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在伊春至北安的高速公路上,黑色路面平整而富有彈性,雪白的標志線舒展而流暢。道路兩側金色的田野、五彩的山林、林間潺潺的溪水,美景不勝收。

  看著通車的高速路,前嫩公路伊春協調辦主任劉國斌介紹,以往這裡只有林區用來防火的砂石路,大車走不了,小車還經常被陷住。從伊春到五大連池,只能繞行黑河,得用七八個小時,現在從伊春到五大連池只需兩個半小時。

  “這條高速路開通之後,不僅結束了伊春沒有連接地級市高速公路的歷史。十一黃金周就要到了,粗略估計會讓兩個風景區的收入增收50%左右。”劉國斌興奮地說。

  行走在路上,極目望去,這條新建的高速路,就像從小興安嶺中飄出的一條彩帶,帶著人們五彩的夢想蜿蜒著飄向遠方。為了讓這條彩帶更加絢麗,築路者們克服了諸多的困難。

  前嫩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指揮劉劍鋒告訴記者,在建這條高速公路時,周圍沒有連接的公路,它還是利用外資銀行貸款的項目,對保護自然環境要求很嚴格。路還要穿行小興安嶺山脈,在163.4公裡長路段中,有94段12公裡是不規律的島狀凍土層,佔整個路段的7%左右,是三年決戰期間,高速路中遇見凍土層最多的地段。築路者們克服地質復雜、物資運輸困難等,繞越了三個自然環境保護區,順利完成建設任務。

  今年60歲的前進林場徐麗英老大娘,在林場生活了大半輩子了,最打怵的就是出門。眼瞅著高速路在家門前通過,沿線還修了20個農村客運站。老人喜滋滋地跟記者說:“這回出門方便了。路好了,來伊春的游客多了,自家旅店的生意會更好。”

  一條路讓一處風景區人氣大幅提昇。這是在五大連池風景區當導游的叢麗英一年多的最深感觸。帶團准備進入景區的叢麗英告訴記者,去年五大連池至北安的高速公路通車後,來五大連池的游客特別多。幾乎每天都能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旅行團。“五大連池和伊春通高速了,這回可以互推游客,以後接旅游團會更多。”叢麗英邊舉著導游旗邊說。

  五大連池景區主任助理張麗君說,高速路把我省兩個著名景區連接在一起,形成一條旅游帶,今後對推動兩地甚至這一地域的旅游業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一條路不僅提昇一處風景的魅力,還能變成一株招引金鳳凰的“梧桐樹”。

  這幾天,引龍河農場場長王立軍正忙著和大連兩家企業洽談建立60萬噸糧食地下倉儲的事。“企業除了看中場裡糧食產量外,還看好農場所處的交通位置。”王立軍說,龍嫩公路起點就在引龍河農場,高速距農場7公裡,上高速四五個小時就能到哈爾濱。

  去年,省內一家糧油企業看好了正在修建的龍嫩公路,落戶在農場。眼下,日加工壓榨豆油50噸的一期工程馬上就要投入生產。

  站在引龍河農場玉米萬畝高產示范區前,職工劉志遠看著通過示范區的龍嫩公路,告訴記者,以往場裡玉米收割後,需運到十幾公路外的晾曬場,多數等到落雪季節纔能賣出去,那時候,一般都賣不上好價。“今年路好走了,收糧企業在地頭就能收玉米,運輸成本降低,估算今年玉米一斤能比去年多賣0.02元,場裡一共有17.5萬畝玉米,這是一筆不小的增收呀。”路切切實實地帶來的真金白銀。說到這裡,劉志遠眼裡流露出興奮的目光。

位於龍嫩公路的引龍河大橋。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龍嫩公路不僅讓經過的五大農場受惠,而且打通我省自東向西進入大興安嶺、內蒙古的綠色通道,在嫩江上游修建的一座跨江大橋,結束了黑蒙兩省人民靠擺渡過江的歷史,更讓我省西北地區交通節點的嫩江縣,借路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嫩江縣委書記張世華告訴記者,嫩江縣正准備引資建設一個省內最大的農產品物流區,已開始選址。除了發展農業、礦業等,還在挖掘旅游業,眼下,在廣場上正在建一個長37米、寬27米的1689年“黑龍江將軍轄區”地圖,以展示嫩江源遠流長的歷史。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春英

【專題】講述——用身邊小事記錄龍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