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王憲魁強調搶抓工期加快建設確保項目落地開工
2012-10-08 08:15: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賈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8日訊 9月28日至29日,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深入到佳木斯市和農墾紅興隆、建三江管理局的田間地頭、產業園區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現場進行調查研究。他強調,目前農業豐收在望,各地要針對今秋降雨多、氣溫低、收割難的實際情況,搶農時搶氣候搶收成。動員各方面力量,多措並舉,特別是組織各級乾部深入下去,指導幫助農民把秋糧收割好,確保好的年景、好的莊稼長勢,最終有好的收成。要依托良好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條件,搶抓入冬前有效施工期,全力推進產業園區和產業項目建設,加快項目落地開工,提昇經濟運行質量,確保實現穩增長目標。農墾要審時度勢,從大局出發,不斷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推動現代化大農業大產業發展,努力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促進墾區和地方同步發展、同步受益,不斷提高城鄉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

  正值龍江大地收獲季節,萬畝良田裡稻菽飄香,一片喜人的豐收景象。調研中,王憲魁深入到農墾紅興隆、建三江管理局紅旗嶺農場和大興農場的水稻田,實地查看水稻長勢和現場收割情況,與隨行和當地同志一起研究搶收搶割的措施辦法。他強調,在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和各地各部門共同努力下,今年我省農業生產繼續保持了良好勢頭,糧食產量已經定型,進入了收割的關鍵時段。但今年年份較為特殊,受秋季東部地區風災多、雨水大、氣溫低等不利因素影響,水稻倒伏多,田間積有明水,大機械下不了地,收割條件較差,一旦誤過收割最佳時機,可能造成糧食減收。因此,要組織調配好力量,動員乾部群眾積極搶收,把糧食收獲的損失降到最低點。要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倒伏多的地塊人力和機械一齊上,土壤含水少的地塊可以大農機小農機並用,澇窪地塊人力和小農機相結合,盡快排水,搶收多收。要因地制宜,分清主次,分段割曬,先收種子田,後收稻田,再收玉米田、雜糧田,最後收大豆田,確保顆粒歸倉。要加強各部門協調配合,水利和氣象等部門要為秋收創造條件,服務各地抓住晴好天氣,動用大型機械直收,同時調試好烘乾設備,做好糧食烘乾准備,保證糧食不霉不爛。

  作為我省東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佳木斯年初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重點推進產業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調研過程中,王憲魁實地考察了佳木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該區成立於2009年,規劃建設了農機、食品、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等特色產業園,其中農機產業園已列入全省重點產業園區,園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0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7億元。

  )在詳細了解了園區規劃、產值總量、對財政的貢獻率以及未來發展前景後,王憲魁希望緊緊圍繞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發展戰略和構建以『十大重點產業』為主體現代產業體系的部署要求,不斷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項目儲備,加大投資強度,把園區打造成支橕市域經濟重要的項目建設載體和產業發展平臺。對於園區首個入駐、由鄭煤機集團、龍煤集團聯合組建年產4500架液壓支架和1.5萬噸刮板機項目,王憲魁勉勵他們不斷提昇技術含量,創立行業標准,形成品牌優勢,構建上下游配套的產業體系,最終建成集原材料采購、加工制造、銷售服務於一體,國內先進,國際一流的煤機制造加工企業,促進佳木斯裝備制造產業形成集群,工業經濟結構轉型昇級。王憲魁還出席了佳木斯秸稈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60億元,由外方中國農業環保創新公司和中方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投資建設,是典型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主導產品為非木纖維紙漿、高檔文化用紙、中高檔生活用紙、有機肥等。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25.7億元人民幣,年產9.6萬噸漿、 20萬噸紙、15萬噸有機肥,兩年內建成投產。王憲魁希望項目加快達產達效,助力區域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發展,帶動現代化大農業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調研期間,王憲魁前往農墾紅興隆、建三江管理局,考察了管理局香檳水岸小區,友誼農場友誼嘉園住宅小區,八五二農場蛤蟆通濱水小鎮,大興農場興島新城,重點調研社會化服務管理和居民生活等情況,還主持召開座談會,與省直部門和相關市(縣)以及農墾總局和相關分局負責人共同研究謀劃墾區未來改革發展。他希望墾區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要求,立足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調動墾區和地方的積極性,加快改革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生產力釋放發展,生產關系調整變化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堅持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努力提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為群眾創造便捷舒適的生產生活環境。九月的墾區水綠草青,雁陣排空,一派原始自然生態景觀。王憲魁與隨行人員考察了雁窩島自然保護區和紅旗嶺農場千鳥湖濕地的生態保護情況,並在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雁窩島少年宮,觀看小紅花藝術團孩子們的文藝表演,觀賞了雁窩島版畫作品展。他反復強調,昔日的『北大荒』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北大倉』,這裡不僅留下了幾代墾荒人的豐功偉績,還正在書寫新時期建設發展的新篇章。雁窩島和千鳥湖濕地,是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樣化基地,是三江平原的縮影,也是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濕地之一。一定要堅持保護是前提、是基礎,科學確定濕地承載能力,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為後代留下青山秀水。同時,永遠不要忘記老一輩墾荒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革命豪情,繼續傳承發揚北大荒英雄群體戰天斗地的光榮傳統和奮斗精神,保護好、利用好和開發好這塊大自然賦予的珍貴財富,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惠及子孫萬代。

  省直有關部門、農墾總局(相關分局)和當地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考察調研。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