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10月8日訊 秋收大忙季節,全國水稻第一縣、連續9年蟬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的富錦市搶抓晴好天氣,積極開展秋收生產,阡陌縱橫的田間地頭,收割機集群式推進,乾部群眾合力揮鐮,570萬畝耕地一派豐收忙碌的火熱景象。
2012年,這個市通過大力結構調整跨越增糧、科技措施推廣助推增糧、高標准農田建設保障增糧、嚴格監管農資市場促進增糧、以及惠農政策落實調動增糧等多項增收措施,農業生產取得了歷史最好水平。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為537.2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94.5%,糧食總產有望突破55億斤,同比增長19.5%以上,比2011年增產9億斤。
9月18日至10月5日,該市先後經歷了三輪連續降雨和四次陣性降雨過程,降雨量累計達到90餘毫米,田間積水多,不利於機收;水稻含水量大,不利於早收;勞動力不足,制約人工收獲。為了確保秋收生產的順利進行,該市於9月30日便召開了秋季重點工作推進會議,成立了主要領導掛帥的秋季重點工作領導小組,各鎮黨政一把手對所轄區域負總責,采取鎮領導包片、鎮乾部包村、村乾部包戶、農技人員全程指導的方式,把任務細化分解到村、到農戶、到地塊,抓緊落實好各項秋季重點工作任務,農口及全市各鎮取消中秋雙節休假,充分利用十一長假的晴好天氣,統籌安排,因地制宜,在有效整合、調配全市秋收機械資源的基礎上,采取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相結合的方式,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機械,督促和引導農民快速收獲、應收盡收,讓豐收的果實顆粒歸倉。
該市農機部門組織市、鎮兩級40餘名技術人員全天候開展農機具維修維護服務,指導農機戶對收獲機械進行適當改造,增加履帶收獲機數量,盡可能增加機收面積。針對部分低窪地塊,該市積極開展積水強排作業,該市水利部門和各鎮投入大型潛水泵、污水泵60餘臺套,加上農民自備小型污水泵700餘臺套,滿負荷作業,有效地加快了明水地塊排水進度。在此基礎上,由該市農業局牽頭,農機局、水務局、林業局抽調精乾力量組成7個秋季重點工作督導組,對全市各鎮、城關社區秋季重點工作進展進行督導檢查,目前,該市每天出動聯合收獲機3000餘臺,滿負荷運轉每天可收獲旱田20萬畝、收獲水田16萬畝。截止目前,該市完成收獲面積166萬畝,預計10月20日全面完成秋收工作任務。
今年,富錦市秋整地面積達到252萬畝以上,在秋整地工作中,該市突出發揮農機合作社和大型農機具的作用,確保每個千萬元農機合作社作業量達到5萬畝,按照“三三輪耕”的要求,以深松為主聯合整地,實現深松、耙地、起壟、鎮壓連續作業,一次到位,旱田達到待播狀態,水田實現黑茬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