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7日訊(記者 高赫楠) 10月6日,記者來到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街267號的居民大院裡,見到了本文的主人公——鞋匠戴師傅。戴師傅1988年來到哈爾濱,一直以修鞋為生,這24年來,戴師傅從擺地攤到搬進門市樓,用自己的雙手紮下了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2011年搬進一樓門市,這是早上剛剛開門。東北網記者 高赫楠 攝
戴師傅來自浙江農村,19歲那年來到哈爾濱,到現在已經有24年了。剛來到哈爾濱時自己是白手起家,只能靠擺修鞋的地攤來維持生活。他跟我說,擺地攤兒也是個技術活兒,因為總是有城管來清理街道上的小商小販,所以只能打“游擊戰”。戴師傅在2000年搬進了龍江街的一個小屋,雖只有5平米左右,不能住人只能修鞋,但終歸不必打游擊戰了。戴師傅在這花園街上修鞋年頭不少,周圍的居民都知道他,也經常幫助他。在鄰居的幫助下,纔過了兩年的時間,戴師傅便搬到了現在的一樓門市。
提到孩子上學的事,戴師傅臉上揚起了笑容。東北網記者 高赫楠 攝
戴師傅一邊修鞋一邊說道:“現在政府的政策好了,給我們這些出門打工的農民工的孩子有了學上,這讓我省了不少的心,感謝黨和政府的關懷。”說到這時,他的臉上露出的欣慰的笑容。我問戴師傅平時是否回老家,他說:“除非有個什麼大事情,要不是不回去的,過年過節的時候也是這樣的。如果平時或者節假日也像普通人那樣放假休息,生意就荒廢了,多年積攢的信譽也會損失掉。”。正是這樣“頂酷暑,冒嚴寒”的精神打動了周圍的鄰居和這些顧客們。
在這附近生活了幾十年的一位鄰居大爺對記者說:“小戴來哈爾濱已經有20多年了,修鞋也有將近20年的時間了。以前是在路邊上支了一個小攤,但是城管總是來清理佔道的商販,小戴就租了一個特別小的過道來修鞋。近幾年錢掙的也多了些,就租了個一樓小門市,一直到現在。”。“小戴特別能吃苦,信譽也好,不僅是街坊四鄰來他這修鞋,就連以前的老鄰居和老鄰居的朋友們都來這修鞋。方便了這些鄰居們的生活,也方便了大家。”大爺贊賞道。
顧客來店裡取鞋。東北網記者 高赫楠 攝
在記者采訪時,正好有一位老顧客到店裡來取修好的鞋子,看見記者邊對記者說到,小戴師傅乾活認真又細致,經過他手修理過的鞋子都非常好,不會再有開膠、開線的情況。有時候看鞋子毛病不大,還會免費幫你修理,讓人很感動。聽到這些話,小戴笑著說:“這都沒啥的。不是大毛病,就是順手的事兒!”,就是因為他這樣的服務,讓顧客們都願意來他這修鞋。
大爺還告訴我們說:“他是個熱心腸的人,這個大院裡誰家要是有個大事小情找他幫忙,沒有二話,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讓我們這些鄰居感到特別的溫暖。”
“現在過得很幸福,一點也不覺得苦,比剛從農村來時的日子強多了。如今在哈爾濱買了房子了,也算是紮了根了,自己就覺得知足了。”小戴師傅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