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東北網10月9日訊 巨變,從細微之處開始。十年,3600多個日子,回首來路,一個個付出與收獲的腳印,刻畫出改變與成長的軌跡。
有句話說得好:老百姓纔是真正的“國計民生”。在黨的十八大即將召開之際,本報開設“喜迎十八大,圖說新變化”專欄,通過記者的采訪與調查,以文字與圖表的方式,細數十年來,我們的城市之變、百姓的生活之變。數字落在時間的坐標上,便有了溫度,一起來感受吧。
在群力新區一個新建的小區內,居民王女士正在裝修自己的新居。“這12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以前只有在做夢時想過。”她高興地告訴記者,10年間她的工資收入不斷上漲,有了積蓄纔圓了她的大房夢。
王女士是一家企業的管理人員,一直就有個習慣,對家裡的收支做詳細地記錄。大到工資收入,小到買的零食都在記賬之列。在她的賬本上,記錄了這幾年工資的變化:2008年12月的工資2500多元,到了2009年12月份是3000多元,2012年12月份近4000多元。
王女士的收入增長是近十年來冰城百姓收入上漲的一個典型樣本。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2年的7003.8元,經過十年的飛速增長,201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030.6元,十年間收入增長近三倍。
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介紹,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同時,國家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推進,各級政府切實落實國家的各項增收措施,促使效益好的企業紛紛增加職工工資及獎金、福利補貼;工資制度改革也使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明顯提高,居民收入從此進入快速增長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