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敬峰在往車上裝白菜。
東北網10月9日訊 哈爾濱市道裡區大趙家村秋白菜喜獲豐收,菜農心裡樂開了花。10月6日,記者來到菜農商敬峰的菜地,此時他們一家人正在忙著砍菜、分堆、裝車……提到今年的菜價,商敬峰興奮不已,說今年的秋白菜棵棵個大飽滿,菜價也好。
1砍菜:一畝地彎腰數百次
10月6日,在哈市道裡區大趙家菜地裡,有兩個人正在緊張忙碌著。在這片約200米長的菜地裡,兩個人的身影慢慢拉近,他們的身後兩壟大白菜被放倒。低下頭,腳下綠色的白菜幫緊緊收攏,菜心處的白色由內向外變成綠色。記者拿起一顆白菜,用手掂量了一下,能在5斤以上。菜農商敬峰對記者說,今年白菜豐收,畝產達到1萬斤,春季雨水多,白菜水分較大,一顆白菜至少有5斤重。
此時,商敬峰手裡的菜刀沒有閑著,“?嚓”聲傳來,他麻利的左手摁倒白菜,菜根露出地面後,菜刀麻利的砍斷根部。一次彎腰,數十棵白菜手起刀落。“就這一下子不是瞎砍的”,他說,在保證速度的前提下,菜葉砍多了會損失分量,盡量貼著白菜根部砍。隨著一顆顆白菜被砍倒,商敬峰額頭上的汗珠也往下滾,更為難受的是每砍十棵白菜,他就要直起腰杆,用左手錘錘腰,緩解一下酸痛,這時的陽光照在臉上越發紅潤。在這條200米長的地壟上,越到最後,商敬峰直起身子的次數越多。記者粗略統計,這兩壟白菜地商敬峰彎腰近百次。這幾天早上5點鍾天剛一放亮,全家人就來到地裡乾活,這10來天都要重復這樣的勞累。而商敬峰的愛人則跟在後面打掃“戰場”,把砍下來的白菜歸成幾個小堆。這兩壟菜地砍完了,一臺小四輪拖拉機開進地裡,下一道工序就要裝車了。
趁著這個間隙,商敬峰點上一支煙美美地吸著。而這些看似平常的大白菜背後,飽含著他們菜農的多少辛苦,但看到自家的秋菜豐收了,商敬峰心裡樂開了花。
2裝車:碼菜也是“技術活”
小四輪拖拉機開到商敬峰跟前,他跳上車。此時,商敬峰的父母也來到地裡,父子二人站在車上,每到一處白菜堆放處就停下來,之後一顆顆白菜“飛”到父子二人的手中,他們一層層地把白菜碼好。“這可是技術活,碼菜不實成容易散花”,不一會,車上已經碼上半車菜,可拖拉機開動後,開車的師傅說:“輕了,車頭都翹起來了,這樣容易翻車。”正說著有些傾斜的白菜往下滾,商敬峰的父親急忙捂住白菜,不讓白菜垛散開滾落,一旁的商敬峰急忙把白菜重新整理一下,又填充一些白菜壓實這樣難關總算過去。半個小時後,一車白菜裝好了。“家裡的拖拉機只能裝4000多斤白菜,已經和客戶訂好了,每斤一毛五分錢賣了。”商敬峰說。
拖拉機直奔“小趙家蔬菜批發市場”。10分鍾後,就來到機場路的“小趙家蔬菜批發市場”。商敬峰找到了客戶,把白菜倒手到客戶的車上。這回變成了商敬峰在車上扔,客戶在車上接,個別白菜由於“抱心”不好,又被甩回他的拖拉機裡。記者看到“小趙家蔬菜批發市場”有很多菜農都是把白菜拉到這裡,直接批發出去。
商敬峰說,也曾考慮過把白菜拉到城裡去賣,那樣利潤會比批發高出一倍,但實在是人手不夠,也沒有像樣的運輸工具,只好作罷。卸完車後,商敬峰的父親和客戶算賬。今年的價格比去年略高,還好家裡地少人多,要是僱工就不劃算了,現在一個僱工每小時15元。
3利潤:一畝地賺800元
記者從哈市農委了解到,今年,哈市近郊蔬菜基地面積快速增加,新增秋菜面積3.7萬畝,佔全市蔬菜面積的92.5%。特別是呼蘭區、阿城區以及五常、雙城、賓縣等縣(市)秋菜面積增加較快,馬鈴薯、秋白菜、大蔥、胡蘿卜、毛蔥等形成千畝成方,萬畝連片。
今年,哈市秋菜價格總體略高於去年。馬鈴薯0.5元至0.55元/斤,比上年上漲25%至37.5%;白菜0.28元至0.3元/斤,比上年上漲90%以上;大蔥0.45元至0.5元/斤,比上年上漲1倍以上;胡蘿卜0.5元/斤,比上年上漲1倍。預計秋菜平均價格在0.4元/斤,秋菜外銷量在1億公斤以上。
趁著蔬菜過秤時間,商敬峰和蔬菜經紀人高佔風聊起來,“今年南方菜車來的可沒有去年多?蔬菜價格還能漲嗎?”因為菜農的蔬菜信息來源上,蔬菜經紀人收貨價格是重要的參考。高佔風指著門前即將發出去的大頭菜說,發往上海的大頭菜銷路還行。大白菜發車的不多,還要過幾天纔能看出行情。從高佔風那裡得到信息後,商敬峰沈思一下,對今年的蔬菜行情有所判斷。商敬峰告訴記者,今年家裡種了5畝白菜,2畝大頭菜,價格都是一毛五分錢批發出去的。一畝地的毛收入1200元,去掉籽種和運輸費用,每畝的利潤800元左右。10月末,秋菜就要全部賣完,得抓緊砍菜賣菜。此時,商敬峰家的另一輛三輪車又開到市場,他跑到自家車前把這車大頭菜裝上一商販的車上。
“天黑前再裝一車大白菜,明早起來拉到市場批發出去”。商敬峰又把車開進菜地裡。他的臉上洋溢著微笑,頂著金燦燦的陽光,朝鄉間田野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