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老黨員葛玉蘭與環衛十年:用愛清掃 用心奉獻
2012-10-09 16:37:2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夏雪 畢詩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9日訊 從事環衛工作已26個年頭的老黨員葛玉蘭,每天清晨都會走上街頭,檢查環衛工作、不斷地彎腰撿拾起地上的碎紙屑扔進垃圾桶……

葛玉蘭(左)帶領環衛工人擦拭街路。

  近十年來,葛玉蘭始終這樣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不論炎炎夏日還是刺骨寒冬,都堅持在工作第一線上,她親身經歷了環衛工作的變遷。尤其是近十年,從人工清掃到衝洗車上道、從完全人力清雪到清雪機械作業、從多年來環衛工人服裝不一致到統一著裝……環衛工作有了驚人的變化。

  哈市第一臺道路高壓清洗車上道

  葛玉蘭所在的香坊區清潔一中心負責600多萬平方米街路、14個水衝公廁、3個旱廁和5個市場的清掃保潔工作。面對如此巨大的工作量,身為清潔一中心主任的葛玉蘭永遠乾在最前面,哪裡有任務,哪裡就有她的身影。

  在一次春季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工作中,葛玉蘭對示范街路區的和平路、和興路、哈平路、三大動力路等街路提前一周實行水衝洗作業。她親自帶領35名保潔員克服氣溫低、作業條件差等困難,采取人工衝洗的方式清洗路面。四月的冰城乍暖還寒,保潔員們用小刷子沾著涼水一點一點清洗路面,葛玉蘭看在眼裡痛在心上。能不能有一種設備改變這種狀況,降低工人們的勞動強度呢?

  一次冬季清冰雪,拋撒融雪劑的一幕場景帶給她靈感。清雪工作結束後,她找來幾位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大家坐在一起開始琢磨起來自制道路高壓清洗車。經過多次的嘗試,2010年4月,哈市第一臺道路高壓清洗車問世了。這種車冬夏兩用,冬季改裝成清雪車,夏季成為道路清洗車。葛玉蘭的首創得到哈市城管系統領導的認可。

  24小時執勤的保障機動隊

  每到建築施工季節,一些車輛不注意封蓋,沿街掉落的殘土給清掃工作增加了很大難度,還經常造成突發事件。2003年初,葛玉蘭提出想組建一支24小時執勤,維護城市清潔的專業保障機動隊伍。經區委常委會研究決定,在哈市率先成立清掃保潔執法保障大隊。這支隊伍的任務是負責糾正區域內集體和個人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的行為。

  這支隊伍每年清理違章小商販百餘人、施工工地殘土灑落車輛近百臺,為全區環境衛生工作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使各種突發性保潔工作減少了50%以上。2003年4月18日保潔服務中心確立以動力廣場為中心,和興路、和平路、哈平路、三大動力路組成的“一點四射”示范街路管理體系。采取水刷清掃,高質量、高標准鞏固保潔成果,這支隊伍一乾就是10年,市民的公德意識得到提昇,城市環境顯著改善。

  定制工作服保潔員統一著裝

  從事環衛工作的人都知道,乾環衛工這活穿不了好衣服,尤其是冬天,只能什麼暖和穿什麼。清晨、夜晚、下大雨、揚沙天……能見度低的條件下,環衛工人的安全也很難保障。

  2006年,在區城管局領導的支持下,葛玉蘭為每名保潔員定制了一套橘黃色工作服。在視線不佳的日子裡,百米以外就可以清楚看到在路面工作的保潔員。這件事經省市媒體報道後,引起了極大反響。兄弟區縣的保潔服務隊或打電話、或親自登門學習這種做法。

  從國營職工到全員聘用制

  2005年事業單位實行聘用上崗,葛玉蘭同志按區城管局要求在中心內全面實行全員聘用制,從副主任、科室領導、中隊長、班組長到普通職工全部實行競聘上崗。

  任亞娟原是一名普通保潔工人,在工作中踏實肯乾,很快成為了班組的領導。在首次競聘中,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參加了中隊長競聘,她的業務知識、演講成績都得到了區城管局和中心領導的認可,成功走上了中隊長的崗位。競聘工作結束後,葛玉蘭告訴全體職工:“只要你業務知識精湛,甘於奉獻,事事都能記掛著自己身邊的同事,人人都有機會走上自己心儀的崗位!”

  任亞娟的成功,觸動了許多人。每年中心290餘名正式職工人人參與競聘。一級聘一級,“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員流動機制為整個保潔工作從“源頭”引得“活水”來。

  一件件首創不是靈感偶然的迸發,是葛玉蘭從20餘年清掃保潔工作的經驗中提煉出的精華。她向我們詮釋著一名優秀公僕所具有的領導纔能和創新精神。有人說她傻,但她願意憑著這股傻勁去工作。她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有的是每天用掃帚一寸寸地清掃著管轄區域的大街小巷。

  “環衛工作就是反復掃、掃反復;徹底掃、掃徹底。”這是她對環衛工作的要求,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要求。她把自己的全部都融入到環衛事業中,用愛清掃,心淨無暇。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