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1日訊 在佳木斯大市場建設浪潮湧動的今天,其中最精彩、最亮眼的部分當屬佳天國際農副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和天潤國際農機具交易中心。兩大市場迅速崛起,成為領跑經濟發展的強力動能。
農副產品市場:告別髒亂 環境洋氣
原來的農副產品市場充斥著嘈雜聲,各種氣味混合垃圾遍地,經常出現車人混雜相爭的情形……佳天國際農副產品物流交易中心將這一頁交給歷史,一個現代化農副產品交易中心華彩登場。
4萬噸貨物最大儲存量,讓老百姓的『菜籃子』不再有冬夏之分。
鳥矙一棟棟藍色屋頂的倉庫整齊排列,各區域按功能劃分。園區內綠化景觀為這片『藍』點綴別樣的色彩。『我們中心是去年開工建設的,佔地28萬平方米,總投資7億元,由19棟綜合倉庫、1個交易展示中心、1棟辦公樓和臨街配套商服構成。主要經營蔬菜、水產品、水果、乾調、肉禽等9大類涉農產品。可以這麼說,只要廚房有的食材,來我們這裡都能找得到,而且價格便宜。』佳天國際農副產品物流交易中心總經理王學成向記者介紹說。
記者在現場看到,步行街兩側是商戶業戶門店,商戶『面對面』更為集中。而門店後身的倉庫長36米,一般16米的貨車進入裝卸貨物綽綽有餘。設計者還細心的在倉庫內多增加了暖氣片,避免了冬季寒冷天氣對果蔬等農副產品的損耗。
『於家粉條』是最早搬遷到中心的商戶之一,記者到店采訪時正趕上於老板接聽客戶的電話。撂下電話,於老板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們剛搬過來,一些老客戶都跟過來了。每天訂貨的電話不斷,這不馬上就要發一車到外縣。』
『於家粉條』原來的店面是200平方米,這回他們租下了3間倉庫有450平方米,可容納幾百噸的貨品。面積翻倍,租金卻便宜了1倍多。
看到記者采訪很多業戶都湊了過來,他們各自說著變化:『環境好了,客戶比以前多了。』『市場乾淨了,我們成天「泡」在這裡心情也舒暢了。』『原來擔心市場遠客源會少,現在一看我就放心了,這個大市場真像樣。』
中心到底『現代』在哪兒?他們專門設立了垃圾回收處理場,通過先進的設備將果蔬等垃圾直接轉化為可供農民使用的綠色肥料變廢為寶;斥巨資打造園區內的監控系統,240餘個攝像頭形成無盲區監控,為中心上把『安全鎖』;強大的信息管理平臺,為農副產品交易提供實時信息;免費大巴車讓市民購菜無懮,吃菜不愁……
開門納客10天,該中心已經有130餘家商戶入駐,入住率達100%。據不完全統計,每天有140臺貨車進入交易,流動商販220戶,參與交易人員達2000人,蔬菜日交易量1000噸,交易量還在穩步上昇。二期果品商戶也全部簽約,他們早已迫不及待『搬家』。
農機大市場:匯聚人氣 顯露霸氣
在眾多頭銜中『農機城』是佳木斯又一響亮名片。隨著農機制造業的蓬勃發展,舊有農機市場的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如何深挖潛力,讓農機市場迸發更大的磁力?天潤國際農機具博覽中心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記者走進天潤國際農機具博覽中心施工現場,一座現代化農機交易市場已初具雛形。博覽中心主體已完工,五星級賓館也已拔地而起。2013年中俄農機展洽會將在這裡亮相。
博覽中心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70萬平方米,是目前東北亞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農機具交易博覽中心,也是黑龍江省重點建設項目。博覽中心建成後將打通中、俄、日、韓等國農機貿易的綠色通道,讓更多農民受益。
博覽中心副總經理張清福指著中心主體建築對記者說,『中心規劃建設展覽、交易、倉儲、物流、多功能綜合服務5個功能區,賓館、餐飲、住宿這些配套服務齊全,工商、稅務、農機具檢測等行政一站式服務,還有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這些金融服務也將齊聚這裡。』
在這裡買農機究竟如何方便?張清福給記者打了個比方,『如果農民想更換最新型的農機具而手裡又沒有足夠錢的時候,來我們這裡就可以把農機開走。我們將聯合金融服務機構為購機農民設計最佳解決方案,讓他們輕松購機無壓力。』
天潤國際農機具博覽中心的超前實力還遠不止如此。
龐大的規模有效地整合優勢資源並形成品牌集群效應。一個綜合性農機具交易平臺,不僅可以為銷售商和客戶提供展覽展示、交易博覽,還提供了倉儲物流、檢驗檢測、信息集成與發布、綜合金融服務幫助和支持。
買農機和去超市買東西一樣簡單不是幻想,天潤國際農機具博覽中心即將做到。『農機具自選商場』模式為購農機者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環境,為經營者提供平等的競爭平臺。這種創新不僅解決了銷售商統一管理和監督問題,還讓良性競爭成為交易的主流。
目標確定,號角吹響,天潤國際農機具博覽中心力爭在五年內成為全國最大、功能最強的農機具集散、交易、展示窗口,穩坐國際級農機具產業頭把交椅。無論是在經營模式上,還是在服務方式上開拓一種新模式,終結傳統模式,迎來農機貿易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