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改變原有秋菜生產銷售思路 大白菜『破繭成蝶』
2012-10-12 09:55:50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徐柏勝 劉茜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2日訊 隨著市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市民家中的冬儲菜逐年減少,秋菜『老三樣』的生存陷入了尷尬。隨著窖儲、醃漬、輸出的增加,大白菜重受青睞——

  曾經,初冬季節,家家的門前屋後,白菜、蘿卜、大蔥堆成小山。伴隨著市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市民冬儲菜越來越少,於是出現了秋天大白菜爛在地裡,春節價格超豬肉的困局。

  市民不需要大白菜嗎?不是,他們只是不希望過多地儲存。市民不儲咱農民儲,市民不醃酸菜咱農民醃。一儲一醃之間,利潤倍增,小小的大白菜『破繭成蝶』。

  增大窖儲變一次上市為N次上市

  農民對白菜存儲方式的轉變,是白菜『化蝶』的主要原因之一。

  道裡區榆樹鎮民主村,是冬儲菜的示范村,幾乎每家每戶都窖儲秋菜。采訪中,村主任楊青山告訴記者,去年村裡共窖儲秋菜4000萬公斤左右,『相比之下,今年只增不減。』據楊書記介紹,村民自家所需菜量有限,窖儲秋菜基本上全部上市出售。『窖儲秋菜反季節銷售,菜價自然比一次性直銷要高,每公斤能多進五六毛錢呢!現在農民種菜的積極性特別高!』

  記者從道裡區了解到,由於今年氣候適中,秋菜產量普遍提高。針對全市秋菜生產面積大、產量高的現狀,道裡區積極引導菜農加大秋菜窖儲量,錯時上市,實現秋菜二次增值。今年,道裡區窖儲秋菜預計達到2000多萬公斤,較往年增加200多萬公斤,主要品種有白菜、蘿卜、紫甘藍、土豆等。

  本地加工醃酸菜拉動經濟鏈

  除了直接銷售,將大白菜醃成酸菜,也是為白菜『增值』的一種方式。在呼蘭區白奎鎮白奎村,醃酸菜讓農民收益匪淺。

  白奎村是呼蘭區的『白菜專業村』之一,年產白菜可達2000至3000萬斤。村民禹林是遠近聞名的種菜大戶,不到三晌的白菜地,每年都會為他帶來3萬元的純收入。

  據白奎鎮黨委書記唐春波介紹,大白菜之所以在白奎鎮吃香,是因為翠花酸菜廠坐落在這裡,由於酸菜需求量的激增,工廠對白菜的收購量逐年增加,今年預計將收購白菜2000萬斤,生產酸菜700萬斤,白奎村成了哈市的『大酸菜缸』。采訪中,唐書記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晌地平均能產白菜四五萬斤,2000萬斤白菜合500餘晌土地,相當於6000多畝,能佔白奎鎮耕作面積的1/12。

  儲存輸出讓農民『淡定』增收

  合理的存儲方式為白菜的分批運送提供了先決條件。分批運送不僅能緩解『白菜多了沒人買,白菜少了不夠賣』的尷尬境況,更提昇了白菜的價格,鼓了農民錢包。

  9日上午,記者來到呼蘭區原野村,看到村民們正熱火朝天地往小車上裝白菜。據王書記介紹,伊春的一家酸菜廠,能吃掉他們很大一塊產量。『去年全村一共是2000多畝白菜,今年能達到3000畝,比去年要好。』據王書記介紹,村裡很多人家都有大菜窖,大的有三四百平方米。『別看白菜多,但農民一點兒都不擔心賣不出去。大家先存著,分批再運出去,都能賣上個好價錢。』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