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礦業經濟異軍突起
2012-10-12 17:15:07 來源:伊春日報  作者:趙洪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十載風雨兼程,十載春華秋實。

  黨的十六大以來,市委、市政府著眼伊春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稟賦,樹立礦業是“興市富民”主導產業的思想。尤其是今年,新一屆市委提出的要著力打造“3+X”產業體系這一目標,把礦產開發及冶金建材業放在三大產業之首,樹立以局部的開發換取全面的、更好的保護思想,樹立齊抓共管、創優環境的思想,加快推進全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將礦業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目前,全市異軍突起的礦業經濟已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

  加快地勘步伐

  2002年前,由於對勘查找礦重視程度不夠,我市礦產開發主要是以開采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求的砂石土為主,規模小、散、亂,且亂采濫挖現象普遍,對環境破壞較嚴重。地質勘查由於國家投入少,地質找礦新機制沒有形成,社會資本沒有進入探礦領域,所以地質找礦進程緩慢。

  黨的十六大召開後,尤其是2006年國務院出臺的《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隨著我市木材采伐量的削減,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加快,對地質和礦業開發的重視程度逐步提高。

  2008年6月,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把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發揮好”和“科學有序開發”的講話精神,討論研究今後一個時期如何在保護中開發和利用好我市的礦產資源,市委召開了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礦產資源科學有序開發座談會。為加強全市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確保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礦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把礦產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促進全市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伊春實際,同年,我市又出臺了《關於林區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的意見》。

  隨著省部合作、市局戰略合作以來,我市依托小興安嶺豐富的礦產資源,不斷加快地質勘查找礦進程,地質勘查成果不斷湧現,先後在小興安嶺山地陸續發現了金、鐵、鉬等大型礦產地,我市礦業開發得到了長足發展。

  找礦收獲頗豐

  十一五期間,我市緊緊搶抓國務院加強地質工作等戰略機遇,全力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有力地激發了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的內外在動力。

  地質勘查找礦全面提速。市政府與省地礦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後,使我市獲得了勘查成果12%份額的收益權;2010年安排實施合作勘查項目20個,投資7485萬元;爭取到位國家和省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勘查項目31個,資金1.06億元,勘查面積1.65萬平方公裡;實施商業性地質勘查項目91個,投入資金2億元以上,勘查面積1.7萬平方公裡。幾年來,累計發現鉛、鋅、鉬、金礦床10餘處,礦點和礦化點80餘處。1:5萬地質礦產調查項目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小興安嶺1:5萬航空物探項目已經結束,異常地面踏查有序推進,不僅大幅度提高了我市基礎地質的工作程度,而且新發現了一大批找礦線索,為下一步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提供了可靠保障。

  礦業市場秩序明顯好轉。2008年,首次組織開展全市礦業權大清查,摸清了“兩權”底數和存在的問題;2009年、2010年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探礦權采礦權管理的暫行規定》,出臺了加快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改善優化外部環境的兩個規范性文件。2010年,通過積極推進礦產資源開發整合,探礦權和采礦權數量分別減少了4.2%和6.3%。通過集中治理整頓,全市金屬礦、非金屬甲類礦等基本上做到了持證規范開采,我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步入了科學有序的發展軌道。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昇。牢固樹立礦業是“興市富民”第一主導產業的理念,樹立“以局部的開采換取全面的更好的保護”思想,積極爭取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納入我市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規劃和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不斷加快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步伐,全力構建以西林鋼鐵集團、浩良河水泥、鹿鳴鉬礦三足鼎立的礦業產業格局。2010年,全市冶金、建材和礦產開發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2.1億元,佔全市GDP的10%,其中礦業總產值5.6億元。一些重點礦山企業在拉動經濟增長、促進財政增收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成效顯著。2003年至今,全市共安排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76個,下達項目資金5.3億元,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項目76個,竣工驗收58個。累計治理廢棄礦山36處,完成全市廢棄礦山治理面積的50%;治理南岔東方紅小學、市人防辦等崩塌地質災害隱患點5處。為加強對項目質量的監管,還出臺了《伊春市地質環境治理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嚴格規范了項目資金使用等環節。累計投入資金2.9億元用於地質遺跡保護,地質公園旅游累計接待游客200餘萬人次,創產值8.16億元,提供就業崗位4100多個。

  礦業經濟迅猛發展

  通過近年來的培育和扶持,目前,我市共有礦山企業112家,從業人員6500多人,年產礦石3500餘萬噸。一些重點礦山企業重要礦種開發利用收益明顯,礦業經濟發展比重逐年提高,在拉動經濟增長、促進財政增收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且一些新的礦業經濟發展正逐漸成為我市新的財源。

  2010年,我市引進了中鐵集團開發伊春鹿鳴鉬礦資源。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其中,采選48億元、冶煉52億元,預計2013年采選項目可投產,達產後年均可創造利潤6.4億元、稅收5.7億元,可增加固定工作崗位3000多個;冶煉項目達產後,經濟效益將更加可觀,我市可望打造成為“中國北方鉬都”。目前,公司累計完成投資16.5億元,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資6.785億元。目前,采礦工業場地建設已初具規模;選礦廠房基礎全部完工,附屬車間及辦公樓基本完成;鹿鳴中心林場一期建設工程也已全面鋪開;110KV變電站土建工程全部完成,設備安裝已完成40%;供水系統建設已初具規模。

  黑龍江中兵礦業投資集團子公司伊春紅旗山礦業有限公司礦區位於紅星區境內,開采礦種為鐵礦、鋅礦,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區面積為0.3801平方公裡。集團公司目前正重點投資伊春紅旗山鐵多金屬礦、伊春金鑫選礦廠、伊春勝輝選礦廠、伊春太山鉛鋅礦礦山的開發建設,擴大礦山生產規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位於我市西林區西部的伊春金林礦業有限公司,礦區佔地面積2.02平方公裡。2011年,公司與吉林大學地球物理科學院合作,在礦界區域內實施探礦工程,並已發現異常,現正在進行下步詳查。公司為延長產業鏈條,提高鉛的精深加工水平,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在西林區白林工業園區投資4.95億元建設8萬噸鉛冶煉項目,達產後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稅收和利潤各1.2億元。該項目已被省政府和市政府分別列為“十二五”省、市重點推進的工業項目之一。

  ……

  為了推進全市礦產資源整合,規范礦業市場監管,提昇礦產開發利用水平,促進礦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今年6月19日,伊春市礦業協會正式成立。協會的成立,不僅標志著我市在地質找礦及礦業經濟發展等方面進入了新的階段,同時也為政府與地勘單位、礦山企業之間搭建了交流的平臺。

  2011年,全市冶金建材及礦產開發業實現總產值120.3億元,完成增加值22.67億元,比上年增長8.2%。今年上半年,全市冶金建材及礦產開發業實現總產值52.6億元,完成增加值10.3346億元,同比增長10.7%。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