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5日訊 13日是哈市啟動供暖熱態調試的首日,不少市民表示,自己家裡的暖氣片並沒有熱乎起來。記者從供熱部門獲悉,試供熱不同於正式供暖,熱態調試需要經過點鍋爐、暖管等一系列操作程序,而居民家中的暖氣也需要經過一個熱傳遞過程纔會熱起來。
熱水經過前管網先熱身
“昨天很多市民的暖氣都熱了,我家的暖氣咋還冰冰涼?”家住松北區荷蘭城的於女士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試供熱需要經過烘爐、暖管、熱水循環等一些列程序,這期間,居民家中不會感到室溫的明顯上昇。”捷能熱力電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劍鋒表示,就像運動員參加比賽一樣,鍋爐也需要在正式運轉前進行熱身,否則會給鍋爐、管網甚至住戶室內的采暖裝置造成巨大損失。
據介紹,在13日正式烘爐前,需要完成整個供熱管網的注水、試壓工作,隨後啟動鍋爐,在將爐膛內的潮氣烘乾後,加入燃煤使爐膛溫度提高至200℃,通過熱傳遞的方式給管線內的冷水昇溫。
“從烘爐到全部管網的溫度提昇,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李劍鋒介紹說,捷能熱力的供熱管線呈環形鋪設,一、二級管網總裡程超過30公裡,熱水從出爐到回爐,完成一個循環至少需要6個小時。“熱水需要經過10餘次的循環纔能將管網暖熱。”李劍鋒表示,熱傳遞雖然需要一個時間過程,但是居民家中很快也會感到。
供熱辦:試供熱期間有可能出現忽冷忽熱
記者從供熱企業了解到,視距離熱源遠近不同,管道熱起來的時間也會有所差別,離熱源近的居民家會先熱起來。
據哈市供熱辦負責人介紹,供熱首先要進行暖管,暖管需要一個過程,往年供熱開始頭幾天都會出現家中暖氣不熱的現象,就是因為主管道逐漸的昇溫,今年,哈爾濱市提出供熱調試要搶前抓早,提前進行主管道暖管,以保證居民家中的室溫能夠在20日昇至18℃。
這位負責人強調,試供熱並不等同於正式供暖,住戶家中的室溫可能出現忽冷忽熱,希望市民給予理解。在試暖期內,居民家的暖氣會逐步熱起來。試暖將一直持續到正式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