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5日訊 十月初的饒河,烏蘇裡江段秋水緩流,天空湛藍,老人和孩子們在江邊公園休閑。挨著公園的華如商務賓館門前,兩輛黑色的掛著滬B牌照的吉普車在周圍黑J牌照的車中格外紮眼。
饒河口岸浮箱固冰通道。
“我們來自上海,十一假期自駕到饒河玩。”車主之一的楊先生告訴記者,他們計劃次日去哈巴羅夫斯克玩幾天。
吸引楊先生來此自駕游的,除了饒河因珍寶島戰役馳名中外和《烏蘇裡船歌》蜚聲大江南北外,還有今年開通的哈爾濱—雙鴨山—饒河—比金—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國際客貨運輸線路。
“饒河地處偏遠,人口僅15萬,處於全國經濟發展的‘末梢’,只有依托口岸優勢,發展對俄貿易,纔能把經濟‘末梢’變為發展的‘前沿’。”縣委書記尚德龍說,饒河以“硬件更全、軟件更優”為目標,加快推進口岸大通道建設,以大通道帶動大通關,以大通關促進大開放。
隨著口岸高等級公路、口岸輪渡碼頭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的相繼竣工,饒河大通道建設斐然見效。
“蔬菜當天即可到達俄方市場,饒河—比金口岸成為運輸急鮮活農副產品的理想通道。”凱豐經貿公司總經理車曄廷告訴記者,現在饒河綠色蔬菜品牌知名度不斷提昇,在俄市場的佔有份額逐年提高。
而真正讓饒河人感受到大通道建設成果的,還是2010年底開通的烏蘇裡江上第一條口岸浮箱固冰通道。當記者來到饒河口岸時,一條輪渡正載著兩輛俄羅斯客車和一輛貨車,從饒河駛向比金橫渡烏蘇裡江。南邊100多米處,一段鋼結構浮箱靠在饒河岸邊。
“再有兩個月,浮箱固冰通道就可投入使用。”口岸辦主任高勝軍介紹,該項目投資7000萬元,由22節鋼結構浮箱連接而成,通道全長484米,行車道寬9米,雙向兩車道。浮箱固冰通道,使車輛通關時間由原來的6分鍾縮短為3分鍾,每年可延長通關時間70天,增加過境貨車300臺次,使饒河口岸實現了四季通關。
同樣感觸深的還有在比金市開展對俄農業種植合作的盛太達經貿公司。由於通道便利,該公司2012年農業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比2009年增長150%,輸出勞務人員達到200多人次。
2011年,饒河外貿進出口總額實現10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371%。嘗到大通道建設甜頭的饒河人乾勁越來越足,今年,又全面啟動總投資1億元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包括貨檢通道、國門廣場、口岸路延伸、口岸浮箱固冰通道引路、口岸綜合辦公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