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訊 “麻煩您把現金給我,我幫您刷卡結賬……”最近,市民到商場、超市購物排隊用現金結賬時,經常會有人上來搭訕,主動“幫忙”刷卡。雙節期間,記者在市內多家大型超市走訪時發現,一些人“蹲守”在超市結賬口和商場收銀櫃臺前,或按原價“幫”顧客代刷卡,或以低於購物卡面值的現金,購買消費者手中的購物卡。
“套現族”現身超市
10月1日上午,記者看到,某大型超市結賬口處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一中年女子來到推著一車商品的女顧客面前小聲問:“刷卡還是付現金?”對方表示付現金後,中年女子立即臉上堆滿了笑容:“幫個忙,我給你刷卡,你把現金給我。”女顧客推脫說:“我沒零錢找你。”中年女子趕忙說:“沒事,我有零錢。”女顧客耐不住糾纏,只好同意了中年女子的請求。中年女子把一張面值500元的購物卡交給女顧客後,提前走到超市出口,在收銀員看不到的地方等著。用購物卡刷了288.6元後,女顧客把卡還給了中年女子,並遞過去300元錢,中年女子給抹去6毛錢的零頭,找給女顧客12元錢。
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套現族”在我市已經存在多年了,節假日前後,替人刷卡的“套現族”最多。該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替人套現有一定隱懮,一是購買的商品無法開具發票,二是商品無法退貨。
驗完金額即可交易
記者在同城交易網站上還看到,我市有幾個標有“長期回收購物卡”的聯系人,收卡老板多是兼職做收卡的生意。記者以售卡者的身份問其收卡地點在何處,收卡老板表示,不用知道他的具體地點,想賣卡就直接到商場見面,驗證完卡中實際金額當場就可交易。
隨後,記者按照收卡老板介紹,在某商場收銀和售後服務窗口觀察了一會,看到不時有人來查詢卡中的金額。記者跟隨其中多位查詢者,發現他們都在商場的隱蔽處與人進行收卡交易。
易成不法分子銷贓渠道
與回收購物卡的老板接觸後,記者大致了解到,他們收購來的購物卡,都是以稍高於回收價進行銷售的。這些人有的到特定商場替顧客買單,其折扣差價就是利潤。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將回收的購物卡再轉手倒賣給他人,這樣不僅是收卡者一個人賺錢,買卡人也能賺到利差。比如,某單位正常到超市采購購物卡,每一萬元返100元,也就是9.9折。而購物卡回收的折扣大致為9.3—9.4折,再按低於9.9折的價格轉手倒賣給其他買卡人。按某回收卡老板的話講,這樣的買賣穩賺不賠。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收卡一族願意做第二種生意,既不用到超市結賬口厚著臉皮求人幫忙刷卡套現,也不用擔心收回的卡出不了手。
市某律師事務所蘇律師表示,購物卡套現行為涉及隱性權錢交易,我國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對這一行為進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