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7日訊 在經歷了第一波秋菜“搶購潮”後,秋菜的價格並未如去年一樣越賣越便宜。領漲的秋菜是一度被人們稱為“向錢蔥”的大蔥,自10月5日大蔥上市以來,已由0.5元/斤漲至0.9元/斤,跟漲的還有土豆等看家品種。今年的秋菜身價緣何一路看漲?記者深入10餘家街頭市場及秋菜種植的田間地頭,探訪菜價走高的原因。
價格一路上漲大蔥9毛一斤
16日7時,在道裡區安靜街早市,菜農王立勝拉來的一車大蔥已所剩無幾,“一車7000斤的大蔥往年要賣兩三天,今年一天不到就賣完了。”王立勝說。今年大蔥價格一路看漲,王立勝數了數腰包裡的百元大鈔,一臉得意。他說,大蔥從剛上市時的0.5元/斤一路飆漲至現在的0.9元/斤,還是不夠賣。
在大蔥的種植源頭道外區民主鄉新立村,村書記韓東纔分析蔥價上漲的原因認為:種的少了,是大蔥走俏的主要原因。據介紹,新立村今年大蔥產量比去年減少了近40%。“現在來地裡收菜的價格已經達到了0.75元/斤。”
“北菜南運”推高“豆價”
在道裡區經緯十道街,土豆標價為0.8元/斤。菜農張萬福說,這兩天土豆價格比前兩天漲了5分,今年土豆賣得好,三四天就能賣一車。
在土豆的種植基地呼蘭區沈家鎮三家村,今年土豆產量為2萬噸左右,由於品相好、土豆吃起來面,三家村的土豆被外地客商看好。成偉馬鈴薯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於成偉說,今年,三家村土豆總產量的一半要遠銷山東、遼寧,本地供應量縮減,價格自然看漲。
白菜上市10天落價1毛
與大蔥、土豆的命運截然不同,今年,一車扒幫去葉的“淨白菜”僅賣到了0.3元/斤。
在道裡區安定街,菜農白雲濤正在給白菜扒幫。他說,白菜是兩天一跌價,剛上市時還能賣到0.4元/斤,上市不到10天就跌了一毛錢。
在白菜專業種植村道裡區榆樹鄉民主村,白菜迎來了大豐收,但村民們並未等來外地采購的客商。哈爾濱夾溝有機蔬菜生產加工合作社負責人董雲寶說,來村裡收菜的外地客商很少,白菜收購價已跌至8分/斤。
多重因素拉高秋菜價格
據市農委統計,今年土豆、白菜、大蔥、胡蘿卜4種“看家秋菜”市場價格較去年全部看漲。據分析,今年秋菜價格偏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蔬菜生產成本提高,種子、化肥、農藥等生資成本和農業用工成本增加;蔬菜運輸成本提高,燃油費、車輛租賃的價格不斷提高拉昇了菜價;南方部分地區遭受水災,致使我市蔬菜外銷量增加,目前全市蔬菜外銷已達1億公斤左右,比去年增加1倍以上;另外,今年我市秋菜播種面積87萬畝,比上年減少了12%,同時窖儲量較去年增加了5萬噸。
市農委相關人士表示,盡管播種面積減少了,外銷量也有所加大,我市今年的秋菜供應量仍能夠滿足市民需求,預計秋菜供應將持續到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