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8日訊 “一場秋雨一場寒”,隨著近日連續幾場秋雨的降臨,哈市最低氣溫已降至零下,比去年同期最高溫度低5℃-10℃,比往年也偏低。因未到開栓日,哈市絕大部分小區雖然溫爐但都沒有供熱,這樣的天氣讓冰城人覺得很難熬,都期盼供熱企業能“看天開栓”,別非等到20日纔正式開栓。
氣溫比近五年同期均值低近兩度
從13日起,哈市出現一次大范圍的降水天氣,雨後氣溫明顯下降。17日據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兩天哈爾濱氣溫最高9℃,最低達到-2℃,一周日平均氣溫都在5℃以下。隨著室外氣溫驟降,哈市部分居民家中室內溫度降到十二三攝氏度。去年10月中旬,哈市最高氣溫可達到15℃,最低氣溫在2℃左右,去年20日開栓當天氣溫達到了20℃。據氣象部門數據顯示,最近一周,哈市氣溫比近五年同期氣溫低近2℃。
記者從供熱部門了解到,哈市前些年供熱室溫標准是13℃,每年10月25日開栓供暖。後來室溫標准提高到15℃,開栓日期也提前到20日。後來室溫標准相繼提高到16℃、18℃,但是開栓日期沒有再變。根據根據理論,室溫標准越高,供暖日期也應相應提前。
有關人士認為,北方城市冬季如果室溫要達到16℃,室外白晚平均氣溫5℃以下就應該開始供暖。因此,有些城市把連續5晝夜晚平均氣溫低於5℃作為開栓標准,以保證室溫達到16℃。
室內穿羽絨服 御寒用品熱賣
哈市香坊區三輔小區的寧先生表示,因這兩天冷,加上家裡樓道的窗戶壞了,家裡白天溫度只能達到十三度,他在家裡要穿上羽絨服,上網都要戴上無指手套,家裡能取暖的電器設備都用上了。“家裡每年供暖時都很熱,如果能提前供暖就好了。”寧先生說。
記者在香坊區一家超市內看到,很多市民都在挑選棉拖鞋和棉睡衣。一位女士表示,家裡一直供暖很好,根本不需要在冬天穿棉拖鞋和棉睡衣,這幾天室內太冷了,只得來買幾雙棉拖鞋,免得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凍出病來。在電器商場裡,幾個市民正在挑選空調和電暖氣,售貨員告訴記者,這幾天買出的電暖器數量是今年最多的。
北京:天氣會商確定供暖日期
從2010年開始,北京市啟動天氣會商制度,根據氣象等實際情況調整采暖期時間。
依據《北京市臨時調整采暖期時間程序規定》要求,供熱辦、氣象局和財政局針對天氣變化,共同決定是否提前啟動供暖。正式進入供暖季後,氣象部門每天向供暖部門提供當天、三天以及一周內的氣象情況。如果北京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低於5℃,或者出現大雪、大風等極端天氣,經北京市政府批准,將立即供暖。2010年和2011年,北京市三部門都在11月15日前進行了三次天氣會商,因這兩年的北京市氣象條件接近多年平均氣溫,所以未提前供暖。
本月19日、26日,北京供熱辦、氣象局和財政局三部門將進行氣象會商,根據氣象條件最終確定是否提前供熱。
水暖工程師:“看天開栓”很人性
水暖工程師劉茂東表示,哈市曾一直以固定的日期做為每年開栓和閉栓日,每天供暖量也相對固定,不根據天氣變化而變化。為改變這種粗放的供暖模式,省氣象部門曾為此做過“看天燒火”項目的研究,科學指導供熱單位根據天氣氣候變化實施供暖調度,理論上十分成熟。
早在2005年左右,哈爾濱相關部門就有提出,現在的供熱條例中的“按供熱曲線供熱”說法就是“看天燒火”。但近幾年,供暖企業看到天氣有時轉暖立即減少供熱量,卻嚴格限制按開栓日期進行供熱,“看天燒火‘收益的只是供熱企業。現在哈爾濱40.35元/平方米的熱費標准是按室外溫度為-26℃時,室內達到18℃計算出來的。但哈市室外溫度低於-26℃的時間很短,目前哈市只要求無論室外溫度多少,室內達到18℃就可,所以市民交納熱費的剩餘的熱量足以支付提前開栓的熱費。所以“看天開栓”雖然會增加供熱成本,但是供熱企業足以承擔,不用提高熱價。因此,劉茂東建議哈市能夠“看天開栓”,讓居民住上暖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