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實施九年來 我省濕地保護全國領先
2012-10-18 09:02:22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孫佳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18日訊 17日,省人大農林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兵向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作了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貫徹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顯示,條例規定的全面保護、突出重點、科學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得到認真貫徹,經過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多項工作全國領先。

  報告中說,2003年我省出臺了我國第一部濕地保護條例,在此基礎上,開展了以『大宣傳、大構架、大聯合、大產業、大論壇、大提昇』為主要內容的『六大工程』,推動了我省濕地保護建設的快速發展。

  報告顯示,近年來,我省加快了濕地保護體系建設步伐,新增七星河、珍寶島和南瓮河3處國際重要濕地,新建40處濕地自然保護區和15處國家濕地公園,擴大保護面積186萬公頃。全省已建成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79處,其中國家級19處,省級60處,有紮龍等國際重要濕地7處,38.8%的天然濕地納入了保護范圍。積極開展了濕地生態系統恢復工作,全省累計恢復濕地13.5萬畝。省政府從2009年起設立了紮龍濕地專項補水資金,每年投入400萬元,年均補水2.5億立方米。2012年起,省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作為省級財政濕地保護補助專項資金。同時還在預算中安排150萬元的濕地認定專項資金,啟動了濕地認定工作,目前濕地認定工作已進入數據核實和制圖階段,年內將發布第一批濕地名錄。近兩年還爭取中央財政濕地保護補助項目17個,投入資金6350萬元,建立了濕地生態監測定位站、購置監控設備。富錦市、集賢縣、寶清縣等地被確定為『全國濕地保護恢復工程示范區』。今年2月,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的成立,結束了濕地大省沒有專門管理機構的狀況。條例實施以來,我省加大了對濕地保護的宣傳力度,在全國率先召開了濕地建設表彰推進大會。

  報告指出了條例實施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補水機制還不完善,水源污染日漸凸顯;保護機構不夠健全,管理體制還應理順;保護規劃有待出臺,配套資金落實困難;濕地生態監測有待加強,資源狀況評價急需推進。為此,報告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