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0月18日訊 截至10月15日,齊齊哈爾管理局秋收已經完成84%。站在田畦上,看著金黃的稻田裡穿梭的接粒車,水稻種植大戶劉懷志笑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縫。齊齊哈爾管理局通過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種植水稻、玉米和馬鈴薯等高效作物,平均畝效益可超過750元,預計種植業可為職工增收18000萬元。
該管局今年新增加水稻種植21萬畝,使水稻面積達到104萬畝,實現了管理局水稻種植半壁江山,也使15萬畝的低產鹽鹼低窪地成功改造成了高產田。查哈陽農場長吉崗管理區20萬畝鹽鹼易澇地平均單產450~500公斤。紅旗種馬場今年新改造的6000畝水稻,成為抗擊內澇優勢作物。
克山農場、富裕牧場、繁榮種畜場等農場大力推行玉米種植,使玉米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使玉米成為齊管局第二大作物。該管局今年新增加20萬畝玉米種植,獲得大豐收,畝效益較去年高400多元,這一調整就使農戶獲得8000萬元的收益。
今年,該管局秋收任務223萬畝,其中大豆5.4萬畝、水稻104萬畝,玉米(含青貯)70萬畝,各類經濟作物42萬畝,由於秋季降雨量多面廣,造成三秋工作困難加大。
為此,全管局共出動水稻機聯合收獲機549臺、履帶收獲機431臺,玉米收獲機160臺,大豆聯合收獲機549臺,整地機械2100臺,每天出動機車作業1202臺,人員10820人。各場采取因地制宜原則,挑選作物成熟地塊,合理調配人機力量確定收獲時間。抓住晴好有利天氣,組織機械力量和人員及時搶收,並廣泛發動職工群眾,克服等靠思想,突出搶字,人機齊上,適時收獲。盡可能為秋整地、秋起壟爭取時間。
截至目前,大豆、水稻和青貯已全部收獲完成,玉米、經濟作物10月20日前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