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最近,家住讓胡路七區的居民陳鳳霞,准備把住了20年的老房子重新裝修一下。
讓胡路的老區改造項目。記者 梁長海 攝
“以前總覺得住在老區,沒必要裝修了。今年整個小區都改造了,建了公園,鋪了草坪,樓房內外都重新粉刷了,我琢磨著把家裡也裝修一下,再住一回‘新房兒’。”她對記者說。
今年,大慶市像陳鳳霞一樣“換新房”的居民有10萬人。環境好了、房子增值了、百姓樂了,老居住區改造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建新城、改舊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把民生優先理念融入城市建設全過程,將財政資金更多地向民生領域和民生工程傾斜,讓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昨日,記者在市城管委了解到,全市今年計劃投資12.3億元,對21個老居住區的403棟樓房實施綜合改造整治,主要對水、暖等地下管網,道路、鋪裝、停車、綠化等地上環境,以及房屋本體和沿街景觀進行了改造。
老商鋪換新裝、老社區換新顏。今年,市政府對經六街進行地下管網、地上鋪裝、樓體外立面裝飾等改造;讓胡路區和油田大企業對西城區高專、擁軍一小區、開發小區以及中央大街等進行了改造;龍鳳對建安集團、築安集團職工居住區、龍鳳鎮龍福小區等實施綜合改造;大同區對大同二小區實施屋面及環境改造;高新區對黎明、振富、程宇小區進行道路及屋面防水改造,進一步完善老區功能、改善人居環境、健全基礎設施。
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老居住區改造工程已完成整體工程90%左右,預計本月末完成全部改造任務,11月末完成喬木栽植,明年春季進行綠化。
據統計,我市共有360多個住宅小區,其中近200個屬於老居住區。這些老區存在規劃不合理、設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等問題,人居環境較差。自2003年“百區改造”工程啟動以來,市、區政府,中直大企業和相關產權單位已累計投資55.08億元(不包括今年投資),對全市159個老居住區實施了環境改造,老區人居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市委八屆二次全會審議通過了《優化城鄉品質三年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我市將持續改造老居住區,全面完成市區內55個老居住區的改造提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