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9日訊 自2009年被批准為國家首批、全省14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縣(市、區)之一,愛輝區積極探索、紮實工作,截至今年9月,全區共有25962人參保,參保率93%;為6498名老年人發放養老金1163萬元。2010、2011年被評為全省首批“新農保”試點工作先進單位;2011年6月,代表全省接受國家社保中心檢查並獲得好評,辦公大廳被評為全國優質服務窗口;2012年又被評為全國“新農保”試點工作先進單位。
作為全國首批“新農保”試點單位,為確保這項惠民工程有序穩妥地實施,愛輝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地方社保局、財政局、人社局等24個部門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成立了11個鄉鎮公共服務中心,建立了區、鄉、村三級辦事機構,出臺了《愛輝區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施細則》,將新農保工作納入十項利民行動和績效考核中,以體系建設保障試點工作順利推進。同時,在“新農保”試點工作啟動大會上詳細解讀相關政策,對鄉村180餘名經辦人員和鄉村乾部進行集中培訓;試點過程中,共參加和舉辦“鄉村經辦人員培訓班”11次、培訓350餘人次,不斷提高鄉鎮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及村協辦員的業務素質,充分發揮業務尖子的標杆和示范作用,不斷加強辦保能力建設;積極落實辦公經費和參保補貼資金,全區投入辦公啟動資金60萬元,區政府為322名一、二級重度殘疾人代繳了當年和往年最低標准全部保費,及時為25962名參保農民撥付參保補貼157萬元。
為做好“新農保”試點工作,愛輝區加強協調,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形成了戮力同心、齊抓共管的工作態勢。各鄉鎮黨委、政府妥善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點,使各自的新農保工作順利進行;鄉鎮政府爭取公安邊防派出所的支持,在調查摸底階段及時提供翔實數據,並按村按年齡結構歸類打印成冊,並為6300多名在外務工、居住和沒有身份證的參保農民提供了戶籍證明;區殘聯組織專家組深入鄉鎮、村屯做好殘疾評定工作,為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參保出具充分的依據;區農村商業銀行利用休息日或延長工作時間積極開展工作,並在邊遠的二站鄉增設網點,開辦儲蓄業務,為農民參保提供方便。區地方社保局組織人員分赴11個鄉鎮和13個較大的、有代表性的行政村為2300多名村民講解新農保政策,各鄉鎮成立動員小組進村入戶宣傳,使廣大農民群眾詳盡了解新農保惠民政策。愛輝區鄉鎮多處於山區和半山區,農民參保繳費多有不便,區地方社保局多次與鄉鎮、村屯協調,動員山區鄉鎮、村屯的經辦人員、黨員和村乾部為繳費困難的參保農民代收代存保費;在局一樓大廳設置了兩臺信息采集設備,安排專人采集了全區4500多名定居城市參保農民的個人信息。目前已完成25885人的信息采集,其中25785人的社會保障卡已制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