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0月20日訊 截至2011年底,哈市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150.94萬人,佔人口總數的15.2%,2015年預計達到187萬以上,約佔人口總數的17.3%。哈市老年人口在連年增加,但養老服務卻凸顯不足。針對“老有所養”問題,19日,哈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將實施多項新舉措構建社會養老服務新體系。

資料片:養老服務站,能幫買點大米嗎
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
哈市確定了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目標,到2015年,將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橕,能夠持續滿足養老服務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意見》提出加快配建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其中,配建居家養老服務站,到2015年,實現全市居家養老服務站全覆蓋。鼓勵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重點解決貧困高齡半失能老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同時,推廣應用老年人家庭網絡信息服務系統,促進居家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溝通平臺建設。並開發推廣老年人功能用品,輔助居家老年人克服康復、洗澡、如廁、做飯和戶內活動不便等困難。
此外,哈市還將加快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昇級改造步伐。4家市屬公辦社會福利機構將改善設施設備條件,徹底解決功能缺失等問題。依托現有大型養老服務機構和醫療機構,建設失能、失智老人護養院。
推行外包養老服務
在加強項目建設上,《意見》規定,哈市推行養老打包服務,提昇居家養老服務效能。以社區為單位面向社會專業服務組織外包養老服務。同時,推進養老增值服務,拓展社會養老服務空間。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積極探索“候鳥式養老”、“異地養老”、“以房養老”等新型養老模式,不斷開拓適應老年人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新空間。
《意見》規定,哈市將建立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管理機構和組織網絡。區縣(市)設立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街道(鄉鎮)設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村)設立居家養老服務站。
此外哈市還將加強養老信息化建設,統籌利用社區服務信息網、熱線電話、愛心門鈴、社區呼叫系統、老年專用手機等信息化平臺資源,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
擴大養老服務補貼范圍
為了提昇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意見》提出了多項新養老制度標准。其中,完善政府供養制度,采取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方式,保證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在不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同時,實現適時適度增長。
完善高齡津貼制度,在執行現行標准的基礎上,逐步完善高齡津貼的發放范圍、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市)適當提高津貼標准。
完善養老服務補貼制度,繼續為入住社會辦養老機構的城市“三無”老人和低保對象發放養老服務補貼,並逐步將補貼范圍擴大到城市低收入困難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
完善養老補貼護理補貼制度,低保家庭中的80周歲以上高齡失能老人,經過評估,采取政府補貼的形式,發放養老護理補貼。
建立機構養老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探索建立政府、養老機構、入住機構老人三方出資的意外傷害保險制度,確保老年人合法權益,降低養老服務機構運營風險。
探索公辦民營養老機制
在養老機制創新上,《意見》提出,探索公建(辦)民營的運行機制。將利用各區、縣(市)新建養老服務設施或企業改制、學校撤並、機關事業單位職能調整閑置的房產設施,吸納有開辦經驗、但無建設實力的民間組織和個人,采取公建(辦)民營形式創辦有一定規模的養老服務機構,享受政府對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補貼政策。
同時,哈市將深化養老民辦公助的運行機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建設非營利性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由政府按政策發放建成補貼和運營補貼,並適時調整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保護投資建設的積極性。
此外,哈市推行建立城市規劃改造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機制。城市規劃部門審批新建小區和老城改造項目時,將社會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公建配套范疇。
養老護理享受特殊津貼
此外,哈市還將推出養老的系列優惠政策。其中,推出醫療服務政策,老年人福利機構興辦的醫療機構,可申請成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定點機構;福利機構收養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在定點福利機構所辦醫療機構就醫費用,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同時,哈市還將探索老年康復項目納入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合支付項目。
推出財政貼息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哈市老年人福利機構及養老服務社會組織興辦人,可以享受地方財政的小額貸款貼息優惠政策。
推出人纔培養政策,對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和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實施持證上崗,初、中級服務人員培訓費用由政府埋單,取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政府給予補貼。將養老護理納入特殊津貼崗位,鼓勵高學歷社工、護理專業人纔投身養老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