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出臺《關於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2012-10-20 15:05:4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陳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0日訊 19日召開的市政府第12次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了《關於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據統計,截至2011年底,全市有60歲以上老年人口150.94萬人,佔人口總數的15.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根據《意見》,到2015年,我市將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橕,能夠持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新建小區配建養老服務設施

  《意見》明確,我市將繼續加強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實現全市居家養老全覆蓋。鼓勵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重點解決貧困高齡半失能老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推廣應用老年人家庭網絡信息服務系統,促進居家老年人家庭無障礙溝通平臺建設,將居家老年人的安全保障和生活需求納入可控范疇。開發推廣老年人功能性用品,輔助居家老年人克服康復、洗澡、如廁、做飯和戶內活動不便等困難。

  結合社區建設,我市將在舊區改建和新區建設時,按標准配建相應功能的養老服務設施。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社區日間照料等養老服務設施。動員駐區單位,開放所屬公共設施,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活動場所。

  養老服務可以量身定做

  為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的需求,《意見》明確,我市將實行定向服務,即充分了解老年人的養老意願,建立社區老年人動態服務檔案,從社區老年人的特點和需求出發,量身定做、適時更新社區養老服務的內容、方式和方法。鼓勵和支持生活照料、醫療康復、繼續教育、文體活動等功能較強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利用機構養老的優質資源,為周邊社區老年人提供專業化、高水平的社會養老服務。

  我市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積極探索『候鳥式養老』、『異地養老』、『以房養老』等新型養老模式。

  高齡低保失能老人將獲護理補貼

  《意見》明確,我市將完善政府供養制度,采取集中供養或分散供養方式,保證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老人的基本生活,在不低於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的同時,實現適時適度增長。

  完善高齡津貼制度,在執行現行標准基礎上,逐步完善高齡津貼的發放范圍、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區、縣(市)適當提高津貼標准。

  完善養老補貼護理補貼制度,低保家庭中的80周歲以上高齡失能老人,經過評估,采取政府補貼的形式,發放養老護理補貼。

  建立機構養老人員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探索建立政府、養老機構、入住機構老人三方出資的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公建配套范疇

  《意見》明確,我市將利用各區、縣(市)新建養老服務設施或企業改制、學校撤並、機關事業單位職能調整閑置的房產設施,吸納有開辦經驗、但無建設實力的民間組織和個人,采取公建(辦)民營形式創辦有一定規模的養老服務機構,享受政府對民辦養老機構的運營補貼政策。

  建立城市規劃改造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機制。城市規劃部門審批新建小區和老城改造項目時,將社會養老服務設施納入公建配套范疇,按照哈爾濱市《居住區公益性服務設施配建標准》進行配建。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