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 為了解齊齊哈爾市城市居民消費情況,近日,齊齊哈爾調查隊通過隨機問卷的形式,以100位年齡在20-60歲、有經濟收入的城市居民為調查對象進行相關調查。結果顯示:齊市城市居民理性適度消費觀念深入人心,消費穩中求新、穩中求變。
經濟收入是制約消費主因
調查顯示,有60%的被調查者表示在近一、兩年中收入增加了一些,究其原因,工資上漲和養老金、退休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轉移性收入增加是主要因素,這說明工資和轉移性收入仍然是城市居民最主要的經濟和生活來源,制約著人們的消費行為。
消費傾向理性適度
98%的被調查者認為近年來商品價格上昇。而物價上漲、股票下跌、經濟下行的現實情況也影響到城市居民的消費傾向。36%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的消費比以前更保守了,盡量少花錢,而認為“該消費還是要消費”的理性消費者也佔到了31%,還有三成左右的被調查者選擇儲蓄、投資做生意、購買保險等多種渠道,為今後生活提供保障。如果經濟條件允許,59%的被調查者將選擇適度消費,說明在當前經濟運行情況下,大多數城市居民選擇的消費傾向表現為理性適度。
傳統消費觀念唱主角。在城市居民的消費中,日常飲食、著裝、教育學習、醫療等與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消費支出仍居於主導地位,解決基本物質需求的傳統消費方式也居主要地位,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對健康、舒適、便捷、豐富等情感元素更加關注。這也是消費觀念與時俱進發展的新亮點和新特色。
儲蓄觀念根深蒂固。如果預計生活費有盈餘,32%的被調查者選擇會將錢存入銀行。而關於儲蓄的主要目的和用途,將近半數的被調查者是用來養老,超過兩成的被調查者用於防病、防失業或意外花銷;而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48%的被調查者把多儲蓄作為首選,說明“未雨綢繆”、“積谷防飢”的傳統思想,仍然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佔據極大位置。
大額消費計劃性強。在未來三個月,64%的家庭沒有大額消費;14%的被調查對象決定暫時先不消費,等價格降下來再說;而有4%的被調查者決定買房;9%的被調查者決定購買家具、家電等大件耐用消費品。大額消費資金不足的情況下,29%的被調查者會選擇向父母、親戚朋友借款,選擇向銀行貸款的佔6%,延期消費的佔16%,分期付款或賒銷的佔13%,提取存款的佔34%。說明大多數消費者在進行大額消費時都是采取理性適度的原則,而且有很強的計劃性。
購物選擇傾向經濟實用。在購買商品時,五成被調查者注重質量、四成更看重價格、三成看重實用性。
消費觀念穩中求變。調查表明,有6%的被調查者儲蓄的用途是做生意周轉資金,在當前物價和利率水平下,7%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多消費並利用借貸,6%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投資、做生意,8%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提款購買國債、購買人壽保險等消費模式。說明為了實現自身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更高質量、更高層次的追求,居民消費觀念和模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消費觀念呈穩中求新、穩中求變時代新特點。
消除內懮纔能釋放消費潛力
消費觀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長期積淀的結果,又是社會現實的直接反映。當前,由於物價上漲過快,城市居民收入增加有限,收入因素對於消費觀念的影響在近期內還很深。雖然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家電、汽車、住房等方面刺激內需的政策,起到了直接的拉動經濟的效果。但調查顯示,近期,我市城市居民仍然以節儉型和量入為出型的消費為主。因此政府有關部門在努力拓寬城市居民收入渠道的同時,及時消除影響居民消費的內懮,如收入稅額度調整,加強教育投入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力度,努力調控虛高房價不動搖,著力規范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等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這樣纔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城市居民的消費潛力,促進商品市場的進一步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