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佳木斯10月22日訊 以制度建設為根本、以科學技術手段為支橕、以網絡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制度+科技+網絡”村務監管工作新模式———“陽光村務工程”信息化建設在全市各縣(市)區、鄉鎮、村屯全面鋪開和推進。
“陽光村務工程”信息化建設是通過電腦、電子觸摸屏、顯示屏及相關配套設施與互聯網服務器的連接,實現市、縣、鄉、村四級涉農事務辦公自動化,村務管理民主化和村務公開日常化,使廣大農民群眾能夠更便捷、更直接、更真實了解到各項農村事務,更全面、更嚴格、更有效地對基層乾部實行監督。
創建“陽光村務工程”網以推進這項工作的載體和平臺。佳木斯“陽光村務工程”網覆蓋全市7個縣(市)區、63個鄉鎮、1296個村屯。各級黨委和政府、各有關部門依托佳木斯“陽光村務工程”網站建設一個集公開、監督、查詢、訴求、服務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陽光村務工程”信息網絡公開平臺。網站使用統一開發的軟件,共設置“農村三資管理監控系統”、“農村土地承包與流轉管理系統”、“農村便民服務系統”、“視頻互動系統”、“村級重大事項流程化監管系統”、“涉農資金監管系統”、“紀檢監察舉報預警問責系統”、“農村三職乾部管理系統”八大系統和“農村資源共享、土地流轉服務、陽光農廉服務、農村集體三資公開、農村三職乾部管理和農作物種植面積查詢”六大公開平臺。
在推進過程中,我市對公開內容、公開程序、公開制度統一了標准。其中著重向群眾公開六方面內容:公開國家有關強農惠農的政策法規;公開村“兩委”乾部任期目標、階段性工作重點及工作承諾;公開涉農事項辦事流程;公開涉農成員單位支農項目確定和資金分配;公開農村村務重大事項;公開農村財務收支及債權債務情況。在學習富錦市“陽光村務工程”信息化建設經驗做法後,目前,各相關縣(市)區對擬公開信息進行審核把關,全部錄入到軟件系統,10月底,初步建成覆蓋縣、鄉、村三級“陽光村務工程”網站群。市級“陽光村務工程”信息化建設網與市電子監察平臺進行同步建設。11、12月進行檢查驗收和整改完善,使“陽光村務工程”信息網絡公開監管體系步入良性運行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