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2日訊(記者 劉蕊)自黑龍江省公路三年決戰以來,我省高速公路總裡程達到4300公裡。這長長的高速公路上,有無數個收費站,它們是奔波於路途司乘人員的短暫停靠站。初秋的季節,記者走進最基層的2個收費站——方正處哈東收費站和五常處九三收費站,記錄了在那兒的一線收費員平時的工作。

哈爾濱東收費站手勢服務。東北網記者 劉蕊 攝
手勢服務暖心窩-----方正處哈東收費站
剛走進方正處哈東收費站時,就被正在值班的收費員那標准的手勢所吸引。采訪的過程中,記者一直想和這位收費員聊幾句,但他始終在忙碌。當鏡頭對准他的時候,他露出了羞澀的微笑。在采訪短短的幾十分鍾裡,路過這個收費站的車輛幾百輛,他都用標准手勢提示停車、交費,並提醒司乘人員系安全帶、注意行車等。從這個收費站的負責人那裡了解到,這個站是手勢服務的發源站,這個站每位收費員每天都要這樣工作。

工作人員為外地車輛指路。東北網記者 劉蕊 攝
2010年開始,哈東收費站率先提出“溫馨手勢”服務理念,手勢服務更簡單、清晰,讓旅途勞累的人們能夠直觀地了解到收費員的收費程序。記者觀察到,收費人員的坐姿、站姿、手勢、迎車准備、揚手問候等都有不同的姿態,與司乘人員對話的語速適中,而且全部統一著裝,女收費員連頭型頭飾都保持統一,給人整齊清新的感覺。

工作人員清理道路。東北網記者 劉蕊 攝
記者隨機采訪了路過這個收費站了幾臺車輛。大貨車司機王先生說,“像我們開大貨車的,每天不停地在路上跑,精神高度集中,這個站的小收費員們總是笑著和我們說話,還用手勢提示我們停車、交費等,讓收費過程更簡單。平時還給我們倒熱水,讓我們心裡挺溫暖的。”張先生一家准備短途游,路過這個收費站,“這個收費站第一次經過,收費員的精神面貌真好,全程微笑服務,讓我們很願意配合交費。妻子有點不舒服,收費員還給我們提供了感冒藥,服務真周到啊。”一位路過此收費站的出租車司機向記者介紹,“我跑過幾次這個站口,有時找不太到乘客去的目的地,收費員都耐心地給我們指路。有時站口車輛多,他們就給我一張周邊地區的交通圖,特別方便。像我們出租車司機,不分好天壞天,都得在路上開車,下雪或下雨時,路過這個站,收費員都提示我們危險路段信息。服務很貼心的。”
微笑服務成名片------五常處九三收費站
13日,記者驅車幾十公裡來到五常處九三收費站時,已是下午時分,值班的收費員們正在緊張而忙碌地工作著。雖然是周末,但經過收費站口的車輛跟平時一樣,絡繹不絕。由於收費員們沒有固定的成塊時間接受采訪,記者決定跟著收費員一起“上班”,親歷他們每天工作的點滴。他們日常工作中最多的動作就是“一接一遞”(接卡、遞卡),這“一接一遞”看似平凡,卻傾注了他們很多。在工作的間隙,收費員時屹和記者說,“雖然工作枯躁了些、辛苦了些,但是我們的微笑能讓通過我們的收費站的司乘人員心情舒暢、讓他們緩解一下路途的疲勞,給他們接下來的路途加油充電,我感覺很開心。”

五常九三收費站微笑服務。東北網記者 劉蕊 攝
“微笑”這個動作並不難,但每天和成百上千的人微笑,就並非易事。這個站裡有一項品牌服務---那就是微笑服務,每天工作要保持微笑,收費過程中要始終保持微笑。時屹說,“微笑服務這個理念現在在各個收費站都推廣著,作為我們收費員也代表著整個我省公路交通的形象。同時,微笑服務拉近了我們和過往司乘人員的距離,雖然和有些人只是一面之緣,以後也不會見面,但是能讓他們路過這個站口的時候感到溫暖,我們給他們送去一句平安和祝福,我們的工作就是很有意義的。”

工作人員疏導車輛。東北網記者 劉蕊 攝
收費員的工作和普通的朝九晚五工作制不同,他們實行輪班制,經常要上一天一宿的班,由於工作地點與家的距離較遠,上下班奔波於路上的時間就三個多小時。時屹笑著對記者說,“家裡有啥事一般是指不上我,因為我們工作時間電話是不能接聽的,而且有什麼著急事也來不及趕回去。有一次女兒發高燒,家裡通知讓我回去一趟,我也沒趕回去。那時孩子太小,妻子總埋怨我,現在工作時間長了,家裡人也都能理解和支持了。”說著說著,時屹的臉上露出更家燦爛的笑容。
記者小記
對於站上的收費員來說,他們沒有節假日的概念,也沒有太多時間在下班回家後和一家人出去逛逛。他們經常是交班後,拖著一身的疲憊,還要微笑地為司機端上一杯開水,送上一聲祝福。他們說,這是他們工作的職責,很多人都在做著比他們更加辛苦與勞累的工作。我想,“工作無平凡和偉大之分,能千方百計地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偉大。”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你偶爾路過收費站口時,他們標准的手勢服務以及真誠的微笑能讓你感到溫暖,他們就覺得幸福。而這一條條高速公路,正因為有了他們,而變得更加有“人情味兒”,他們是高速公路上幸福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