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3日訊 在抗災保秋收戰役中,富錦市“堅持秋收標准不降低、秋整地標准不降低、乾群斗志不降低”抗災保秋收。到21日晚,該市農作物收獲面積已達453.54萬畝,佔應收面積的79.76%。
雖然受災嚴重,但該市堅持秋收標准不降低。9月18日以來,富錦市累計降水量達120餘毫米,比歷年同期多81.3毫米,造成地塊積水嚴重,形成內澇災害,嚴重影響秋收工作。面對嚴峻的秋收生產形勢,該市於9月30日、10月7日和8日召開三次緊急會議,成立了抗災搶收工作指揮部,啟動防災減災預案,將抗災搶收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來抓實抓靠。該市市級四個班子領導在第一時間駐鎮指揮,鄉鎮領導分片駐村指導,鄉鎮乾部全員進駐村屯督導,采取機械收獲與人工收獲相結合的方式,集中人力、集中精力、集中機械,督促和引導農民快速收獲、應收盡收,讓豐收的果實顆粒歸倉。為確保秋收工作質量,該市在第一時間出臺了水稻搶收補貼政策:一是對人工收獲水田每畝給予50元補貼;二是對水稻收割機械輪式改履帶給予每臺2萬元補貼;三是對從外地調入水稻收獲機的中介人按收獲機型號給予每臺1000至3000元補貼獎勵;四是對村集體建設晾曬場給予每畝100元補貼。五是啟動9家地方糧庫為農戶提供代收烘、代儲服務。該市發揮自有3194臺機車力量,積極外引560臺機車,共出動25萬工日,到10月21日晚,該市水稻收獲173.61萬畝(其中人工搶收水稻22萬畝),佔種植面積的80.6%,玉米收獲137.67萬畝、佔種植面積的67.3%,大豆收獲93.6萬畝,已100%完成。
雖然秋收工作任務繁重,但該市堅持秋整地標准不降低。今年,富錦市秋整地面積達到252萬畝以上。在抗災保秋收的同時,該市堅持將秋整地工作作為抗災保秋收工作的“後續戰”,突出發揮農機合作社和大型農機具的作用,高標准高質量推進秋收秋整地工作,確保每個千萬元農機合作社作業量達到5萬畝,按照“三三輪耕”的要求,以深松為主聯合整地,實現深松、耙地、起壟、鎮壓連續作業,一次到位,旱田達到待播狀態,水田實現黑茬越冬。為明年農業生產再奪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雖然連續奮戰,但該市廣大乾部群眾抗災保豐收的斗志和熱情不降低。10月13日,該市啟動了“百部聯百村”抗災搶收活動,組織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黨支部出人、出資、協調機械、提供潮糧晾曬場地,一對一地幫助被包保的266個行政村解決秋收實際困難。截至21日15時,該市各聯動單位總計出動幫扶力量9198人次,協調收割機械521臺,投入幫扶物資、資金49.55萬元。該市農機局組織8支農機服務維修隊,出動100餘臺次,維修農業機械320臺套。該市農村信用合作社准備了5000萬元的應急資金用於秋收信貸,隨時下擺;該市交通局投入機械、沙石料為農村搶修田間道路;該市公安局做好秋收工作安全保障工作;該市交警隊為過往農機提供綠色通道服務。該市投入100萬元,啟動市屬9家糧庫烘乾塔,並為農民提供晾曬場。動員發揮農業合作社和各協會作用,廣泛聯系客商積極開展糧食外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