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冰城人捐獻眼角膜為雪域高原的4位藏民送去光明
2012-10-24 10:55:59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作者:張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4日訊 昨天16時30分,在拉薩市藏醫院手術室裡,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院長劉平為15歲的巴桑羅布實施了西藏藏醫院首例眼角膜移植手術。截至昨晚,共有4位藏民接受了眼角膜移植手術,眼角膜的供體來自兩名哈爾濱人。81歲的市民楊鳳桐和49歲的五常農民吳延國捐出的眼角膜,為雪域高原的4位藏民送去光明。

  醫護人員攜帶兩對眼角膜在機場。

  哈爾濱醫護人員在拉薩藏醫院為患者檢查。

  應西藏自治區衛生廳、藏醫院的邀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醫院院長、黑龍江省眼庫主任劉平教授,帶領兩名醫生和1名護士組成的援藏醫療隊昨天趕到拉薩。這已是醫療隊的第4次援藏醫療,也是今年的第二次援藏醫療。22日半夜,醫療隊帶著兩對眼角膜飛抵成都,稍作休息後,又乘坐23日早班飛機飛抵拉薩。一下飛機,隊員們都有些高原反應,但是為了保證眼角膜的質量,盡快為4名藏民做眼角膜移植手術,他們沒有休息,直接趕往拉薩藏醫院做術前准備。醫療隊趕到藏醫院時,存眼角膜的保溫箱裡冰袋還沒有融化,角膜保存得非常好。

  據劉院長介紹,在西藏自治區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很多,當地沒有條件做角膜移植,技術條件也不允許做。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與西藏自治區衛生廳、藏醫院達成一致的意見,幫助他們開展這項工作。此次進藏,醫療隊除了為4名眼疾患者做眼角膜移植手術外,還要為上百例患有白內障的藏民做復明手術,為患有眼疾的藏族同胞解除痛苦,送去光明。

  昨天,記者連線西藏拉薩藏醫院得知,接受哈爾濱人眼角膜的患者都是年輕人,三女一男,最大的30歲,最小的15歲。15歲的巴桑羅布是貢嘎縣中學的學生,9歲那年,視力開始下降,看不清東西,目前已經輟學。由於他的左眼病情較重,這次劉平院長為他做了左眼的角膜移植術。他的父親尼瑪次仁說:“太感謝角膜捐獻者了,讓我兒子可以重見光明。”22歲的拉巴卓瑪是西藏昌都人,右眼的角膜白斑已經21年了,由於眼睛不好,一直沒有結婚。她的家人說這次移植如果成功了,將改變她的人生。22歲的卓嘎是西藏日喀則白朗縣人,7歲那年右眼患上角膜白斑失明了。30歲的白瑪,西藏左貢縣人,左眼失明已經6年。他們都是從上百名急需換角膜的患者中篩選出來的,因為他們年輕,移植角膜更有意義。由於這是西藏自治區藏醫院的首次眼角膜移植手術,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昨天進行了多次報道。

  當年,想將眼睛“換”給兒子的心願沒能完成,彌留之際提出捐獻眼角膜。去世後,四子女幫老人完成遺願,老人的角膜幫助兩名藏民重見光明——

  離天最近的地方有媽媽的眼

  40多年前,她年輕時曾希望將自己的眼睛“換”給因意外左眼失明的兒子。40多年後,在彌留之際,她再次提出捐出眼角膜給年輕人。20日早上,81歲的楊鳳桐走完了她的人生。4個兒女做出一個決定——捐出母親的眼角膜,帶給他人光明,完成母親多年的夙願。但是,他們沒想到,母親的眼角膜會被帶到數千公裡外的青藏高原——那裡,也許離天堂最近!

  23日傍晚,在楊鳳桐去世3天後,她的眼角膜被成功植入西藏自治區拉薩藏醫院兩名患者的眼中,兩名患者一名15歲,一名22歲。昨天,記者采訪到了楊鳳桐的子女,感受到了一個81歲老人的善良和子女們的豁達。


  40年前,母親要給兒子換眼

  楊鳳桐退休前是哈爾濱服裝三廠的一名普通工人。她一個人把4個孩子拉扯大。上世紀70年代,楊鳳桐上初中的二兒子在學校運動會上被突然飛來了一枚投擲用的手榴彈砸瞎了左眼。楊鳳桐跑遍各大醫院請求醫生將自己的眼睛“換”給兒子,但限於當時的醫療條件,她的心願沒能完成,二兒子安上了義眼。從那時起,楊鳳桐見到眼睛不好的年輕人就心疼。她多次和兒女們說,死後一定要將自己的眼角膜捐了,讓那些失明的孩子重見光明。

  楊鳳桐的子女中,有老師,有護士,有造血乾細胞的捐獻者。他們在母親去世前幾天,替她做了人生的最後一個決定,捐出眼角膜,以完成母親光明年輕人的心願。

  告別儀式上用掌聲為母親送行

  20日早上,楊鳳桐的心跳停止。子女們通知省眼庫來采集母親的眼角膜。女兒張偉說:“我們把母親想把眼角膜捐給年輕人的心願告訴了眼庫的工作人員。但眼庫的工作人員說母親的年齡太大,角膜質量難以保證,可能會捐給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21日眼庫打來電話說母親的眼角膜已經從眼球上撥離下來,角膜質量非常好,非常透明,完全可以移植給年輕人。我們都特別欣慰。”張偉向記者講述當時的情景仍有些激動。

  22日,就在楊鳳桐遺體告別儀式上,女兒張偉接到了眼庫打來的電話,電話的另一端說楊鳳桐的眼角膜將隨哈爾濱醫大一院眼科醫院援藏醫療隊入藏,移植給15歲和22歲藏民。家屬們驚呆了,母親的角膜將會到那離天最近的聖潔地方是他們沒想到的。他們建議親朋好友用掌聲送別他們的母親,以此表達對她的敬意。頓時,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讓聽慣了哭聲的人們無不為之感動。楊鳳桐老人成了西華苑裡第一個被親人們用掌聲送別的老人。

  媽媽的眼睛離天堂最近

  昨天傍晚,楊鳳桐的眼角膜成功移植給遠在千裡之外的兩名藏民的眼中的消息,再次讓她的4個子女感到欣慰。他們說:“媽媽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她的睛睛卻可以在雪域高原看到最藍的天,最高的山,最美的羊群。那裡是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在那裡母親會很快樂。接受母親眼角膜的人都比我們年輕,我們的母親會比我們‘活’得更長,她的角膜捐得很有意義!”

  楊鳳桐的子女們表示,如果以後想媽媽了,他們就會去西藏“尋親”,媽媽的眼睛在哪裡,媽媽就在哪裡。他們要到西藏感受媽媽目光的慈祥。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