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翠巒區『參王』老白的創業之道
2012-10-24 15:06:0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紀曉輝 馬少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0月24日訊 到伊春翠巒區北山經營所,一提起白建國大家無不豎起大拇指,說他是名副其實的“參王”。9月17日,記者來到北山經營所。 “看,老白在那呢。”順著領路人手指的方向,我們看到,在一片郁郁蔥蔥的紅松林半山坡上,白建國正在一棵樹下認真地查看著什麼。

白建國在查看參苗長勢。

  聽到聲音,老白笑呵呵地站起來,兩只大手在軍綠色迷彩服上一抹,黝黑的臉龐上帶著山裡人特有的質朴,熱情地與我們一一握手。

  “這就是近山參苗嗎?”看著老白認真查看的這株近20厘米高的植物,我們問。“是啊,這是一株6年生的近山參。”

  說起種植近山參,老白真的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他告訴我們:“近山參是一種很嬌貴的植物,它喜熱但怕澇,喜光但怕曬,對生長環境十分挑剔。種植近山參雖然周期長、見效慢,但這個項目的潛在價值極大,一株參成長15年就能賣800元,市場保守售價也能賣到400元一株。3年後,我這塊林地裡的參就可以出手第一批了,到時候,大家就會看到種植近山參帶來的大效益。不瞞大家,這裡埋著的可是我家的‘定期存折’哩!”

  今年已經57歲的白建國,退伍後一直在北山經營所工作,浩瀚的林海培育了他做事勇往直前、永不言敗的性格。2001年,他積極響應區裡號召,參加管護經營,承包了104公頃的紅松管護林。在管護好林子的同時,他一直在琢磨,林下的空地應該如何利用?為此,他經過多次考察,引進了吉林長白山參苗,在管護區紅松母樹林內,陸續種植及移植160多萬株的近山參。

  林改啟動後,他與親屬共同承包了42.25公頃林子,成立了白建國家庭林場。經過幾年的苦心經營,如今,他的家庭林場經營項目有近山參栽植,園參,魚塘,紅松、樟子松球果嫁接,林下擺放黑木耳,五味子栽植,綠化樹栽植,營造興安落葉松、紅松、雲杉等。在林改地塊利用8.75公頃林地,搞紅松球果嫁接7000株;利用2.5公頃的林地,搞樟子松嫁接3000株。天然紅松本來要25年之後纔結松塔,紅松嫁接後,8至10年就可結松塔,極大地縮短了紅松和樟子松結塔時間。另外,在林下空地擺放黑木耳3.5萬袋;栽植五味子3000株;在疏林地營造興安落葉松6萬株、紅松苗木1萬株、雲杉1萬株。

  經過十幾年間的經營,白建國已栽種了170多萬株近山參,目前已經成活了近80萬株,育近山參苗0.5公頃。他還經常買一些山參種植方面的書籍、上網查資料,自費外出學習山參種植技術,探索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技術經驗。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北山經營所山參種植戶已有6戶,全所種植近山參達183萬株。

責任編輯:張廣義